台灣民眾“最大公約數”是尋求兩岸和解共榮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12-26 10:23:04 | 來源: 環球時報 |
“台灣‘太陽花’運動後,兩岸關係進入盤整期,”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王建民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兩岸制度化協商受到影響,國民黨推動兩岸關係往前走的動力受到挫折。美國表面上樂見兩岸關係的改善與兩岸經濟關係的發展,但實際上,美國試圖強化對台灣的管控,最近對臺的表態與動作越來越公開化。
台灣政治版圖的劇變、美國介入兩岸事務的動作頻頻,這會導致兩岸對抗加劇,甚至重回李登輝、陳水扁那個時代嗎?趙小卓認為,這幾年,國民黨和民進黨都在變,島內朝著“急獨”方向走的苗頭或許會有,但很難。
“不僅國民黨認為沒有對抗大陸的本錢,連民進黨也不可能在現在這個階段就主張兩岸對抗。”台灣政治大學教授張世賢25日對《環球時報》説,目前島內“綠色政治板塊大增”,確實已經有了“兩岸關係趨向緊張”的情況,但這種“趨向緊張”卻不代表兩岸會回到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的那種“對抗性緊張”,因為“尋求兩岸和解、導致兩岸共榮”,是台灣民眾真正的“最大公約數”。
據台灣“中央社”報道,台灣“陸委會”25日公佈民調顯示,8成受訪者認為兩岸應持續進行民間交流,超過7成支持兩岸持續透過制度化協商處理兩岸交流問題,65.3%支持當局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現狀的政策。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向第二十五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致賀信2025-09-08
- 外交部談對石平採取反制措施:賣祖求榮只會自食惡果2025-09-08
-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5年中秋晚會將在四川德陽舉辦2025-09-08
- 俄羅斯國家電視臺王牌欄目《新聞週刊》:《紅絲綢》播映是俄中文化交流的盛事2025-09-08
- 英雄回家時間定了!第十二批在韓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遺骸將於9月12日回國2025-09-08
- 全球多地天宇上演壯觀月全食202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