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志剛:未來兩年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12-05 16:47:19 | 來源: 新華網 |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復旦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袁志剛接受新華網新加坡頻道記者專訪
新華網新加坡頻道12月5日電(記者吳婷婷 實習記者陳麗婷)“人民幣已逐漸發展成為國際結算及儲備貨幣,但處在中間的可投資貨幣環節卻是最為薄弱的,出現倒挂。”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復旦上海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袁志剛在新加坡管理大學中國論壇期間接受新華網新加坡頻道記者專訪時表示。
在他看來,下一階段,隨著離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人民幣産品的開發以及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發展成可投資貨幣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
問:從2009年啟動清算行機制以來,跨境人民幣結算量大幅提升,人民幣國際化提速,您如何看待未來人民幣國際化的前景和路徑?
袁志剛:按照一國貨幣國際化的三個階段來看,一般先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然後再到可投資貨幣,最後才會成為儲備貨幣。人民幣現在已經逐漸發展成為國際結算及儲備貨幣,目前處在中間的可投資貨幣環節最為薄弱。下一階段,隨著離岸市場的進一步發展、人民幣産品的開發以及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發展成為可投資貨幣將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關鍵。最近滬港通的開通,以及自貿區的發展都是積極的現象,預計接下來兩年內,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會加快。
下一步的關鍵是設計好保障機制。首先是匯率增加幅度的問題。將來經濟如果出現大起大落,匯率要發揮價格調整的作用。在資本賬戶開放問題上,要想好先幹什麼後幹什麼,梳理哪些領域是最危險的,哪些是相對安全的,把最危險的留到後面。
問:目前在中間段,即可投資貨幣出現滯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袁志剛:目前金融改革的步伐還是相對保守,從實際情況來看,很多東西其實都能實現均衡。例如滬港通,第一天額度快要用完,第二第三天配額使用度就恢復正常了,這説明投機者其實早就已經離開了市場。
我們很擔心一旦放開會碰上類似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日本九十年代經歷的狀況,但是中國與東南亞和日本的情況有很大不同。首先是中國經濟的體量非常大,另外如果外界要集中對一個國家進行炒作、探空,必定是因為該國前景低迷,但現在中國的經濟雖然增速有所下降,但前景還是不錯的。除此之外還有人民幣升值的預期。
我認為,考慮到目前資本賬戶開放最大的風險是資金大進大出,至少可以在上海自貿區嘗試使用額度控制、啟動匯率機制等,來測試下開放後會碰到的問題和結果。
人民幣的國際化以及金融的開放可以倒逼體制改革,加快體制改革的進程。我認為,金融改革的步伐可以快一點。因為一國貨幣不成為國際貨幣,不能自由兌換,是很難吸引跨國公司的。
問:根據上海的“十三五”的規劃,在2020年要將上海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這對香港的影響是什麼?
袁志剛:我認為內地確實應該要有一個能替代香港的境內全球化城市,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化運營中心,而且人民幣可以成為國際貨幣,自由兌換,這樣才能真正的吸引到跨國公司到中國發展。我估計未來在亞洲的全球城市應該是上海。
當然有很多人在問,上海成為全球化城市後,香港該如何定位?在我看來,自貿區做起來後,香港更大有可為。因為中國體量足夠大,13億人口的生意根本不是一個香港能做得來的,金融中心的崛起並不是此消彼長的過程。
問:那您怎麼看待“上海自貿區”一年多時間內取得的成果,根據之前的時間表,接下來不到兩年的時間裏要達到預期,還有那些重點要儘快突破?
袁志剛:上海自貿區在過去一年多時間中確實做了不少工作,例如政府職能轉型、負面清單、合同制、審批、事中管理等。同時也建設了很多基礎設施管道,有的已經開始實施。但從企業層面來説,由於一些東西還沒有落地,可能稍微會低於預期。
我認為下一階段上海自貿區要想加快建設,可以從以下幾點去突破:第一,考慮到之後自貿區不單只有上海,預期中央會成立協調小組或採用聯席會議機制,更多加入頂層設計。因為有些政策是有共性的,例如負面清單,會逐漸上升到了國家層面,推動的力度會更大,上海要借好這個東風。第二,上海應和廣東、天津、福建一起努力、探索,發揮合力。第三,一定要重新梳理上海自貿區的定位:哪些是改革體制的問題,哪些是對外競爭領域,再做進一步安排。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會見格林納達總理米切爾2025-01-13
- “京臺會·新時代兩岸融合講壇”在京舉辦2025-01-13
- 歡樂鬧上樓 喜迎金蛇年——臺胞在平潭過年找到“歸屬感2025-01-13
- 阿聯酋春節慶祝活動陸續開展 總臺春晚宣傳片亮相阿最大室內演出場館2025-01-13
- 紅日燃情,海闊天空——2025年香港砥礪奮發向未來2025-01-13
- 免簽政策讓挪威遊客對中國“興趣大增”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