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王會”今日登場 係兩岸首次官方接觸
編輯: 劉燕楓 | 時間: 2014-02-11 10:31:37 | 來源: 鳳凰網 |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一次歷史性的會晤”,對於將於今日登場的兩岸“張王會”,台灣輿論及一些國際媒體紛紛給出如此評價。台灣陸委會負責人王鬱琦11日起將率團訪問大陸,並與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會談。島內媒體強調,這是1949年內戰結束後,兩岸首次正式“官方接觸”,意義堪比1993年實現兩岸交流歷史性突破的“汪辜會談”。台灣《經濟日報》稱,從1987年兩岸開啟純民間接觸的1.0時代,到通過“民間”的海協、海基兩會進行2.0時代交流,再到如今摘掉“白手套”,由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首次正式會談,標誌著兩岸接觸進入2.5新時代。兩岸能否借這項破冰行動加速融合?“張王會”之後會不會有“習馬會”?島內輿論期望很高。不過透過臺“立法院”給王鬱琦劃的“不簽署任何政治性文件”、“不接受‘一中框架’”等紅線,分析人士看到兩岸關係進一步突破面臨的重重困難,並斷言此次會晤象徵意義更大,無需過度解讀。然而不管怎樣,兩岸能開拓新渠道對話已然是一大進步。《華爾街日報》稱,目前條件下兩岸取得突破不太可能,但兩岸關係正進一步趨於正常化。
臺媒對“張王會”寄厚望
“張王南京會談,兩岸對話新局”,台灣《工商時報》 10日以此為題稱,臺陸委會主委王鬱琦11日將率陸委會相關業務團隊與大陸國臺辦主任張志軍在南京舉行“張王會”。這是數十年來,兩岸事務負責人第一次正式會談,也為兩岸政治對話打通平臺、奠定互信基礎寫下新的一頁。王鬱琦將成為第一個踏上大陸土地並與大陸官員正式會談的台灣官員。台灣《中國時報》稱,1949年以來,台灣與大陸主管兩岸事務的負責人首次正式會晤,是劃時代的一步,也是兩岸關係具有承前啟後的里程碑。其重要性及影響,不亞於1993年的“汪辜會談”。
“汪辜會談”成為臺媒紛紛比較的“坐標”。台灣《旺報》10日稱,21年前,海協會會長汪道涵與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在新加坡隔著會議桌執手一握,形同跨越了台灣海峽地理上的阻隔;21年後,兩岸在“汪辜會談”基礎上持續推進,陸委會主委王鬱琦11日以正式官銜真正跨過海峽登陸。從政治及歷史意義而言,“張王會談”已超乎“汪辜會談”。台灣《經濟日報》10日在社論中説,1987年台灣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民間開始交流與互動;到1993年劃時代的“汪辜會談”,兩岸進入到海協、海基兩會交流與互動的新時代;2008年馬政府上任迄今,9次“兩會”高層會談並未超越“汪辜會談”的格局。兩岸純民間的接觸可稱1.0時代,官方戴上“白手套”的“兩會”接觸可稱2.0時代。王鬱琦是首位踏上大陸的陸委會負責人,可以説兩岸接觸進入2.5時代。
台灣《經濟日報》10日報道説,此次“張王會”,臺方將重點提出三大議題,包括兩岸經濟整合、加強在陸就學臺生的醫療保障以及兩岸互設辦事機構的人道探視。王鬱琦行程共計4天3夜,預計14日返臺。“中央社”稱,11日下午舉行的“張王會”會談時間約2個小時,臺方官員透露,不會主動提及“習馬會”(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會面),因為2個小時不可能解決較複雜且高層次的問題,關鍵是彼此建立互信及主管兩岸事務機關常態化溝通機制。臺“總統府”人士説,兩岸“官方交流”制度化啟動後,就不能回頭,兩岸關係會進入嶄新階段,“張王會”成果外界可拭目以待。
台灣《聯合報》10日稱,“張王會”後,國臺辦將向陸委會提出雙方簽署正式共識“備忘錄”,作為後續談判的基礎。該報援引不具名的大陸官員的話稱,簽署備忘錄很重要,這和“胡連會”發表的“五項共同願景”不同,“備忘錄”具有相當的執行效力,已有共識的不必重復,依此方案穩步推進。至於下次“張王會”,該官員表示,張志軍將在近期回訪台灣;若台灣方便,張最快4月就去。臺方則希望半年內王鬱琦二訪大陸,“換句話説,半年內可能出現三次張王會”。
外界的關注度也成為臺媒強調會晤重要性的依據。東森新聞稱,“張王會”是國臺辦成立以來兩岸事務負責人首次正式會晤,因此格外受到關注,台灣媒體已有近百名記者報名採訪,陸委會特別商請航空公司加開航班。台灣《中央日報》稱,加上大陸超過百名的各地媒體記者,預計“張王會”場外將擠進200多名記者,歷史性的“張王會”受重視的程度不言而喻。
張王如何稱呼,是台灣方面特別在意的一點。《聯合晚報》10日稱,除了國臺辦之外,大陸其他部門不能稱呼王鬱琦正式官銜,“因為目前大陸官方只允許兩岸事務單位互相稱呼職務及單位”,其他部門一律稱“王先生”。這顯示,大陸並沒有踏出“承認治權”這一步,對馬英九提出的“互不否認治權、互不承認主權”沒有正面響應。
“習馬會”能否實現?
“張王會”能為“習馬會”鋪路嗎?雖然臺陸委會多次澄清“習馬會”並不是王鬱琦這次與張志軍會面的議題,但島內輿論連日來仍然對“習馬會”浮想聯翩。台灣《中央日報》10日稱,“張王會”本身有重大象徵意義,但外界關切重點更在於它能否促成今年秋天APEC會議上的“習馬會”。“中央社”稱,臺方盼兩岸借此次會晤建立互信與常態化溝通機制,以助促成“習馬會”。 親綠的《自由時報》援引黨政人士的話稱,今年確實是歷史機遇,下半年在北京舉行的APEC會議可能是兩岸開啟新局的唯一機會。若今年無法實現,明年台灣進入“選舉年”,相關議題勢必變得敏感,實現的機會恐怕更加渺茫。
不過對於這一期望,島內分析也並不太看好。《中央日報》10日的社評説,臺方對“習馬會”有所期待。不過,從各種因素分析,可能性並不太大。首先,雙方對“習馬會”的定位與目標不盡相同。臺方希望“習馬會”能彰顯雙方“互不否認治權”以及“中華民國存在”,併為兩岸官方互動開啟長久模式。但大陸方面,顯然是希望借此能夠開啟兩岸政治協商或談判,鞏固“一中框架”原則;並且促使台灣在中美臺三邊關係上,不致完全倒向美國。換言之,大陸將“習馬會”當成手段的意味較重,而台灣方面則將其當成目標的意味較濃。
事實上,不僅“習馬會”尚不成熟,此次“張王會”的意義也未必有台灣媒體期盼的那樣高。香港中評社10日題為“張王會具歷史意義,但無須過度膨脹”的社評説,“張王會”的歷史性會晤原本應是充滿各種可能,然而從台灣“立法院”要求王鬱琦在大陸期間,“不得簽署任何政治性文件或發表共同聲明,也不能接受、呼應‘一中框架’、‘反台獨’等危害主權的主張”,馬政府亦未反駁來看,如果“立法院”所劃的紅線,就是馬政府在“張王會”的底線,定調了王鬱琦訪問大陸的內涵,也無需為“張王會”賦予太多不切實際的想像。如果兩岸的接觸不能談到“一中”,就沒辦法跨進政治性接觸範疇,進而開始必須透過政治性對話才能有的互動與交流。
社科院台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1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張王會”是兩岸事務直管部門首次直接在大陸會面,就兩岸關係具體問題進行協商。其重要意義在於,兩岸建立了不同於過去間接性會面的新互動平臺,為未來進一步協商積累經驗。不過賦予這次會晤所謂“重大歷史意義”不符合實際。它不涉及重大政治性議題,且雙方不就會面發表共同聲明,與原本的期待有一定落差。另一名分析人士表示,此次雙方稱呼使用“官方頭銜”,這種安排只限于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之間,並不涉及其他公權力部門,更不觸及整個體系承認的問題,外界不要過度解讀。兩岸的政治性談判,台灣內部分歧還很大。
“兩岸關係發展像蓋大樓”
雖然會晤的重要性沒有台灣媒體期望的那樣高,但在分析人士看來,雙方兩岸事務負責人嘗試正式接觸並爭取進行常態性互訪,本身就是不小的成果。《華爾街日報》題為“兩岸之間有限開放”的評論稱,在較長時間裏,兩岸關係中經濟都處於最重要地位,政治問題靠邊站。而現在,北京想把政治問題放到核心位置,台北則想把政治問題放到一邊。對週二兩岸會晤成果持有限期待是明智的,因為政治突破的條件並不成熟。兩岸雙方都各有約束,不過這次會晤仍對建立溝通渠道、為進一步接觸交流打下堅實基礎能帶來實質性進展。政治問題放一邊,兩岸執政當局需要經常性接觸往來才能管理好彼此之間越來越緊密的實際聯繫。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張士賢對《環球時報》記者説,兩岸目前的互信還是不夠,“張王會”至今未能完全解決名稱身份問題,但“張王會”還是啟動了。兩岸必須耐心進行溝通、建立互信。兩岸都能從過去“血洗台灣”、“反攻大陸”的仇視中走到今天的緊密交流,未來前景之寬闊同樣大有可為。法新社報道稱,分析人士認為,兩岸這昔日兩個對手之間要建立政治關係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科學教授蔡瑋説:“兩岸這次會晤成果如何將決定能否提出領導人會晤的建議,雙方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時報》10日刊發的一篇評論文章稱,兩岸關係的發展就像“蓋大樓”,陸續簽署的ECFA與服貿協議等十多項兩岸協議就是一層層新蓋好的樓,未來在既有基礎上,這幢“兩岸大樓”還要繼續一層層蓋上去。雖然難度越來越高,制度設計與磨合的成本越來越多,“不過可以放心的是,這會是一組不可逆的制度變遷過程,未來制度演化只會更快、更多、更精細、更複雜”,縱使日後兩岸形勢可能有波折,但必然更趨穩定,“畢竟任何一方都不再能容許,一旦瞬間‘制度歸零’所必然付出的龐大代價”。【環球時報駐台北特約記者蕭師言 環球時報記者劉暢、林風、甄翔】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