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老撾大使:“靖國史觀”挑戰國際秩序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2-11 09:36:46 | 來源: 海峽飛虹 |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消息(記者莫小玲、何斌、吳怡杏):中國駐老撾大使關華兵10日發表題為“只有以史為鑒才能面向未來”的長篇文章,以事實駁斥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為其參拜供奉二戰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所進行的辯解,揭露其“靖國史觀”的實質是挑戰二戰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
文章説,眾所週知,百年多來,日本軍國主義對亞洲國家造成的傷害罄竹難書。在東南亞地區,日本于1940年至1945年悍然侵略東南亞,殘酷鎮壓東南亞國家的抗日人士和共産黨人,迫害壓制當地文化,大肆掠奪老撾、越南等國的寶貴資源,強迫當地人民擴種棉花、亞麻等戰需物資,濫發軍票導致嚴重通貨膨脹,致使東南亞人民饑寒交迫、民不聊生。據統計,僅越南1944年至1945年底就有200萬人因此餓死,佔當時越南人口總數的十分之一。此外,日軍1945年還殘忍製造了“馬尼拉大屠殺”,導致10萬菲律賓平民死亡;強徵50萬爪哇勞工赴海外修建鐵路和軍事設施,其中23萬人客死他鄉;強徵8萬馬來人修建泰緬鐵路,導致4萬人遇難。
文章説,“靖國史觀”背後的那段黑暗歷史和斑斑血跡,日本右翼勢力可以選擇性地遺忘,但在包括中國、老撾在內的曾遭受侵略的亞洲國家人民心中卻是抹不掉的記憶。因此,日本領導人參拜靖國神社絕不是日本內政問題和個人問題,也不僅僅是中日、朝日、韓日關係問題,它的實質是日本要否認和美化日本軍國主義對外侵略和殖民統治歷史,挑戰二戰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這必然遭到包括中方在內的曾飽受日本軍國主義肆虐的亞洲國家和全世界正義力量的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文章最後説,我們尊重日本正當的發展權利,但這應該是建立在日本直面和承擔歷史責任的基礎上。只有像德國那樣,徹底與過去的侵略歷史説再見,日本與亞洲鄰國的關係才有未來,才能讓亞洲人民和世界人民放心。如果頑固堅持與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背道而馳的錯誤歷史觀,蓄意歪曲或美化歷史罪責,意圖為侵略翻案,為戰犯張目,一切有良知的人們和主持正義的國家對此都絕不會接受。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時強調 努力在推動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上邁出新步伐 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2025-07-08
- 國防部:解放軍有信心有能力粉碎“台獨”分裂幻想2025-07-08
- 國家體育總局出臺《關於支持福建加快建設兩岸體育融合發展示範區的措施》2025-07-08
- 以智賦能,以技逐夢!《智繪光谷·CMG世界機器人技能大賽》開賽發佈暨首場機器狗任務賽在武漢舉行2025-07-08
- 國際銳評丨螳臂當車!賴清德“台獨”謬論撼動不了國際社會一中格局2025-07-08
- “七七事變”88週年賴清德當局緘默無聲 台灣輿論:歷史不該被忽視不見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