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激辯如何對待內地客 兩地在摩擦中前進

  “不認衰假道歉。”香港大公網19日以此為題批評“驅蝗行動”召集人梁金成前一天晚上的表態。18日,梁金成在參加電臺訪談節目時稱,此前在尖沙咀辱罵內地客的行為,並非計劃之內。他承認該行為激烈,並表示若對遊客及商店帶來不便,要説聲“不好意思了”。不過,他不認為“驅蝗行動”野蠻,並稱公民擁有集會權利。同一檔節目中,“愛港之聲”召集人高達斌則批評梁金成做作,中央政府推出自由行協助香港走出經濟低谷,現在的行徑是忘恩負義。

 

  雙方的首次交鋒始於16日。當天梁金成發起“驅蝗行動”,帶領百名網民到香港尖沙咀抗議內地來港遊客太多,他們手持港英旗,沿途向內地客叫喊“蝗蟲”、“滾回去”,部分示威人士還做出不雅手勢,更有人撒紙錢。支持內地客來港的“愛港之聲”成員與“驅蝗行動”示威者隔著馬路對罵,雙方還一度發生推撞。

 

  “又一場針對內地人的示威活動以混戰結束”。香港《南華早報》18日説,與去年上水針對水貨商的抗議不同,這一次,那些在香港高端店舖購物的內地客成為受害者。這篇以“反內地客示威是香港之恥”的社論譴責這種“不文明行為”,稱其不僅背離香港倡導的和平示威文化,而且加劇了香港與內地緊張局勢,破壞了正常營商環境,玷污了香港形象。儘管許多香港人或許也像示威人士一樣覺得香港被遊客入侵,但極少人縱容示威者這種極端行為。香港《成報》19日社評稱,不論用現時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法理標準,辱罵遊客總是不對的。若用先進國家的法律標準衡量,甚至可以説是違法的。《南華早報》認為,不幸的是,這在香港不會被入罪。大公網稱,國務院港澳辦發言人表示,支持特首梁振英對該事件依法妥善處理,這是中央政府部門首次對同類事件作出的表態,足以反映中央政府的憂慮。

 

  香港《新報》19日社論稱,有很多比中國更窮的國家,例如東南亞和非洲諸國的國民,都到香港旅遊,而毫無疑問的,這些遊客的行為品行,至少不比內地客優勝。內地遊客縱有一萬個缺點,至少也是在香港花錢的,但是許多窮國的遊客,在香港延期居留,採取非法手段請求留下,這些遊客的平均素質肯定比內地客差得多,但對於他們,甚至不用簽證,我們也可以讓他們自由進出。我們反而對內地遊客設限,必須申請雙程證,才能來港。這種差別對待顯然不公平。文章説,“自由行”來港的遊客雖然多,但香港到內地的遊客也不少,如果説內地人在香港態度不好,當年香港人有錢時,在內地囂張得目空一切的嘴臉,莫非又好看了?香港旅遊業協會主席胡兆英錶示,事件發生後,有海外報道談論香港是否是一個安全的地方,真感到擔憂。香港《太陽報》稱,香港是一個文明的地方,以眼還眼,只會令世界變得盲目。

 

  “‘驅蝗’的代價可能將由香港整體來承受。”香港《明報》19日如此評價此次事件的影響。報道引用資深人代及建制派人士的話説,中央領導及主管港澳事務的官員也明白“反蝗”只是極少數人的行為,但內地省市人民及地方官員看在眼裏,會否感到“未富先驕”的港人瞧不起自己,産生抵制情緒?這批香港年輕人中有人故意揮動港英旗,無疑再為內地強硬派提供了彈藥,借此提議收緊政改及對港政策。《成報》援引香港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的話説,有“驅蝗”示威者高舉港英旗,內地客會認為香港人很奴性,竟然喜愛英國殖民地多於自己國家。她説,“內地與香港關係猶如父子,如果你對我不孝,日後便會減少惠港政策。”香港《大公報》質疑説,正如反對派政客在網上所説,“驅蝗”只是一個開始,那麼何謂“結束”?是以將香港變成野蠻之地,還是以香港“獨立”告終?如果這就是反對派要的結果,市民要思考的是:香港未來會變成怎樣的地方?

 

  也有港媒提醒不必太認真。“認真你就輸了。”香港《信報》借用網上潮語説,若對“蝗蟲論”及“驅蝗行動”太認真,會讓小事化大。這些團體以“蝗蟲”比喻內地客,其實只流於“扣帽子”,似小學生以綽號取笑同學,(上接第一版)目的是激怒對方,打出“反蝗”口號也是如此,然後什麼不用做就可成為“反建制鬥士”。

 

  “驅蝗”始作俑者是誰?香港《大公報》19日的署名文章認為,即便沒有自由行,反對派政客也會編造出種種新的理由。真正原因是香港社情與民意正在悄然發生改變。過去香港人的勤勞低調、務實理性、崇尚專業的民風正在改變,鼓吹激進行為的做法不斷受到年輕人的支持。之所以有這種改變,在於“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嚴重缺失。香港《東方日報》評論稱,香港極端本土主義近年有蔓延之勢,由“城邦自治論”到“香港人優先”,由“反赤化、反殖民”到“不做中國人”,由揮舞港英旗到衝擊解放軍營地,思維與行為愈走偏鋒。在中央眼中,這類行徑已非兩地摩擦這麼簡單,而是變相在撒播“港獨”種子,在港實現“去中國化”。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學教授鄭赤琰1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少部分港人發動“驅蝗運動”,其實就是把內地人當成是“外國人”,反映出部分香港人的國民意識薄弱。鄭赤琰建議,當局未來應加強國民教育,除了在學校推行國民教育外,可以考慮學習港英殖民政府,補貼香港公務員子女回內地讀書,認識國情。另外,也可以考慮在國慶時邀請香港年輕人到內地參加活動。

 

  朱世海認為,香港社會民主化程度較高,社會矛盾容易表面化,其中香港各階層在利益上的矛盾、官民在監管上的矛盾、陣營在意識形態上的矛盾,都在某種程度上參與著內地與香港的互動。這將不斷引起爭議、摩擦、反思和協調,而兩地關係將在磨合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