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宮藏有甲骨約22463片 佔世界現存18%

25日,作為故宮的新型學術平臺,故宮研究院向媒體發佈了11項近幾年將陸續開展的科研與出版項目,其中包括與港臺地區以及在京文博單位的合作項目。記者注意到,11個項目中,有兩項剛剛起步:“故宮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和“故宮藏先秦有銘青銅器研究”。

 

本次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與研究項目由故宮博物院古文獻研究所牽頭負責、組織協調。此外,按照國際學術發展趨勢,準備搭建開放型高端平臺,請院外甲骨專家參與整理研究工作。故宮研究院希望在六至十年內,不僅完成全部整理研究工作,還能借助該項目,為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培養一批甲骨研究人才。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介紹,世界現存殷墟甲骨13萬片。其中,故宮博物院所藏甲骨總數,20世紀60年代調查粗估有22463片,佔世界現存殷墟甲骨總數的18%,僅次於國家圖書館(34512片)和台灣歷史語言研究所(25836片),屬於世界第三大甲骨收藏單位。但這些收藏絕大部分沒有整理出版。

 

對於故宮藏先秦有銘青銅器的研究,則是由兩岸故宮共同完成。故宮博物院研究院、項目首席專家劉雨介紹,現已知流傳至今的古今中外先秦有銘文的青銅器約有15000件,北京故宮現藏1600件,是目前博物館中收藏最多的,其藏品以長銘重器居多,並且以食器、酒器、水器、樂器、兵器、雜器等品類齊全,商、周、春秋、戰國時代系列完整為其特色。

 

兩岸故宮核心藏品原屬一家,互補性強,許多成組、成對的器物分藏兩地。台北故宮藏有銘文青銅器440余件,既有銘文最長的毛公鼎和散氏盤、宗周鐘等長銘重器,也有近年新入藏的子犯編鐘等珍貴文物。北京故宮提出兩岸故宮聯手,對兩千余件青銅器及其銘文做綜合考察與研究,寫出新的銘文考釋,這一提議已得到台北故宮的積極回應。具體合作細節,正在溝通、協商中。

 

除上述2個項目外,故宮研究院近年還將開展的9個項目是:建立文博系統的第一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與長沙簡牘博物館合作出版《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繼續合作開展“新中國出土墓誌整理與研究”、出版《唐蘭全集》、組織編撰《故宮百科全書》和《清代宮廷歷史圖典》、啟動《北京中軸線彩色實測圖》整理出版工作、繼續開展對歷代書畫家族史的研究、組織編纂《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精品集》(十卷、英文版)。

 

故宮研究院去年10月成立,下設一室一站四所五中心。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其新型學術機制——以項目為核心,搭建學術平臺,“請進來,走出去”,充分利用全社會的學術力量。這次的11個項目可謂是這種機制的典型體現。比如,甲骨文和青銅銘文的研究項目就是“請進來”。鄭欣淼介紹説,採用新的機制,故宮並未進人,而是開放學術平臺,借助社會力量,使得這項研究得以開展。另一方面,長沙走馬樓竹簡和出土墓誌項目,可以看成是“走出去”的代表,主動參與院外的學術研究,廣泛與社會交流合作。(記者李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