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驥才:非遺傳承人都去旅遊景點賣藝了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3-10 15:18:09 | 來源: 新京報 |
“我對(祖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現狀憂大於喜。”在昨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記者會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吐槽中國的非遺保護。
《非遺法》
“公佈3年,就是一紙空文”
馮驥才談到,“《非遺法》公佈起碼3年了,誰見過媒體公佈一例執行非遺法的案例?沒有,沒有人執行。這麼多文化處於瀕危狀態,卻沒有執行的案例。坦率説,就是一紙空文。”
馮驥才坦言,他最反對對文化用“開發”這個詞,這是個“野蠻的詞彙”,聯合國對文化遺産用的是“利用”,香港和台灣用的是“活化”。對比日本、韓國對每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産都定義為“人間國寶”並受到一批專家保護,馮驥才説,我國雖已確定了1216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但80%以上的非遺沒有專家保護。”
同時,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最大問題是沒有監督機制,“中央有決心,沒有人落實不行”。
傳承人保護
“都去旅遊景點賣藝了”
“現在雖然有了藝人保護制度,一個傳承藝人政府給1萬元,但很多沒有給到手,讓相關部門消化掉了”,馮驥才説,中國非遺傳承人保護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這些藝人已經離開文化原生地,都到旅遊景點賣藝去了。所以,我説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藝人賣藝’。”
緊接著,馮驥才又開始吐槽中國傳統村落的“空巢化”、“空心化”,“傳統村落就像圍城一樣,外部的人恨不得打進去在裏面開發,裏面的人受不了,條件太差了。”
馮驥才介紹,現在傳統村落僅剩200個,“我們十年間丟失了90萬個村落”。根據全面的調查,又找到1萬多個有歷史信息的村落,從中初評出1516個民族典型村落。“這些村落評下來,還是放在那兒,沒有人管,沒有經費,沒有監督的標準,沒有保護的標準”,馮驥才説,中央領導説村落保護要記得住鄉愁,“但是,這些村落的保護沒有經費,也沒有監督機制,就等著它消亡。”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