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西方支持科索沃獨立 憑何反對克裏米亞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3-12 10:00:11 | 來源: 環球網 |
原標題:美媒:西方支持科索沃獨立 憑何反對克裏米亞
初步制裁凸顯美歐分歧
“俄羅斯不能忽視(他們的)求助,將依據國際法行事。”6日,普京在電話中對奧巴馬説的話被路透社當做一種回絕。撥通這通電話前不久,奧巴馬剛宣佈制裁多名“參與破壞烏克蘭領土主權完整”的俄官員及烏國內政治人物,但美國輿論很快發現,西方對俄首張罰單內容僅限于“簽證禁令”。在大西洋另一端,歐盟雖也宣稱分“三階段”對俄制裁,但目前僅落實在暫停與俄就簡化簽證制度進行談判上。
為配合對俄制裁,美國似乎已採取一些配套軍事措施。有烏克蘭媒體稱,美國海軍編隊正穿過愛琴海,7日將進入黑海,美俄艦隊有可能在那裏對峙。路透社的説法則是美國“特拉克斯頓”號導彈驅逐艦正駛向黑海,稱此舉是早已規劃好的與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軍演項目,而非對俄炫耀武力。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稱,美國出兵踏入烏克蘭領土是不可想像的,歐盟更加不希望在後院裏發生武裝衝突,簡言之,沒有人希望打仗。文章還注意到,除了不希望與俄爆發軍事衝突,美歐對於制裁俄羅斯究竟該到何種程度分歧非常嚴重。
“如果美國關閉了對俄羅斯的經濟大門,歐洲的門卻還開著,莫斯科的行為就不會有太大改變”,美國參議員墨菲6日敦促歐洲與美國協同制裁俄羅斯。但多家美國媒體注意到,歐盟內部對於如何回應俄羅斯出兵克裏米亞都分歧嚴重。《華盛頓郵報》説,與美國一樣,波蘭對普京採取了相當富有進攻性的立場,因為前東方國家“仿佛又看到了冷戰的魔鬼”。其他歐洲大國則一邊譴責莫斯科,一邊算計著他們與俄羅斯的經貿關係。俄羅斯是德國第四大貿易夥伴和最大的能源供應國,法國雷諾公司正準備獲得俄最大汽車製造商75%的股權。倫敦是俄羅斯金融寡頭心中“泰晤士河邊的莫斯科”,在那裏,俄羅斯的資金是英國人正想討好的“王者”。路透社總結稱,除了象徵性制裁,歐洲對於進一步制裁自己最大的能源供應商十分不情願,因為最大的工業中心德國和最大的金融中心英國都不願與俄爆發貿易戰。
美聯社説,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美國兩黨展現出罕見的團結,並且非常希望歐洲“能夠跟上”,因為沒有歐盟協助,美方制裁就是無牙老虎。但文章發現,布魯塞爾傳出的言辭遠比華盛頓謹慎,原因是經濟制裁俄羅斯會令歐洲自傷,文章稱,歐俄貿易與美俄貿易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上,歐盟國家2012年對俄出口額達到1700億美元,而美國2013年對俄出口只有110億美元。
“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也是象徵性的”,CNN時事評論員扎卡裏亞7日説,做此判斷的原因是一項制裁如果不全面便很難産生效果。這次對俄制裁,歐洲人不打算參與,因為他們需要俄羅斯天然氣,中國人也沒搭理,根本只是美國單邊制裁,此外,制裁措施也沒有涉及俄實力的核心領域,即石油與天然氣領域。他同時認為,普京佔領克裏米亞得不償失,得到一個15%人口是穆斯林並曾參與叛亂活動的地區,卻為此招來烏克蘭人的痛恨以及周邊國家的警惕和憂慮。扎卡裏亞説,這就是國務卿克裏所説的“19世紀思維”——你得到一塊土地,但你真正需要的是能給國家帶來財富的貿易、商業、穩定與和平。
6日,多家美國媒體還注意到奧巴馬在阻止普京干預烏克蘭時面臨的“道義窘境”。《華盛頓郵報》説,6年前,西方支持科索沃公投獨立,對塞爾維亞政府與俄羅斯的反對置若罔聞。奧巴馬6日對烏克蘭局勢做公開評論時宣稱“現在是2014年,越過民主産生的領導人自行劃定邊界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可他又怎麼能讓人覺得科索沃公投與克裏米亞公投是不同的呢?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