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中常識性錯誤頻出 歷史專家孫立群:不能拿歷史開心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3-13 15:06:58 | 來源: 北京晨報 |
歷史劇中屢屢出現的“穿越情節”,向來被許多觀眾、學者和批評者所詬病,然而,硬傷卻總是層出不窮,難以扭轉。諸如“皇后沒死丈夫卻自稱哀家”、“烏紗帽變成黃紗帽”、“皇帝皇后自稱謚號”、“已婚女性俱稱夫人”等等,乃至吃錯食物、穿錯衣服,拿錯兵器,用錯東西之類,更是反復引起批評,卻又反復出現。
近日,《武則天》劇組曝光的劇照中,一張武則天手捧一本線裝書讀書的照片,再次引起質疑,陜師大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稱:“武則天看上線裝書了,這片子有歷史顧問嗎?”
許許多多曾經號稱要還原“歷史真相”的歷史劇,最終卻都因太多的歷史錯亂情節而被觀眾所批評。歷史劇究竟應該如何還原歷史?
對此,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孫立群説:“既然以歷史為名,就不能離開歷史太遠,要真正還原歷史的風貌並不容易,差錯在所難免,但最起碼態度要嚴肅,多做功課,不要拿歷史開心,不要輕易地錯亂時空,太隨心所欲的歷史劇,其實很荒唐。”
不要拿歷史開心
首先製作者在知識儲備上可能有些問題,對於當時代的社會生活了解不足。更嚴重一點説,這其實也是一個對歷史的態度問題,對歷史要敬畏,不能拿歷史開心。
北京晨報:歷史劇中屢屢出現基本常識的錯亂,對此有批評者,也有持無所謂態度的,在您看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歷史劇?
孫立群:我自己看歷史劇不是很多,偶爾看看,第一個明顯的感覺是,很多劇中説話的方法、表達的方式太現代了,包括劇中人的思維方式,都是現代化的。中國的社會文化在近代以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傳統時代人們的語言規範、行為方式,思維方式都跟現在有很大的不同。當然,不能要求完全按古代的方式去表達、去行動,但是至少不能太現代化,不能太失真,類似于兩個男女在街上碰見,就能勾肩搭背去逛街吃飯這樣的情節,同齡人相遇直呼其名之類的現象,在古代都是不大可能出現的,既違反禮法,也不禮貌,這樣的細節很多,不注意就容易鬧出笑話來。
北京晨報:您認為為什麼這樣的問題會屢屢出現呢?
孫立群:首先製作者在知識儲備上可能有些問題,對於當時代的社會生活了解不足。更嚴重一點説,這其實也是一個對歷史的態度問題,對歷史要敬畏,不能拿歷史開心。差錯固然難免,而且因為史書本身也不盡準確,要完全還原歷史太難,但不能因此而隨心所欲,像明朝人穿唐朝的衣服、秦朝的學生讀《三字經》、劉備高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這樣的情節,顯然是很容易避免的。
一樣的屋舍房樑,一樣的服裝飲食,一樣的語言禮儀,一樣的官服禮帽,一樣的鐵騎兵戈,背後都是一樣的歷史錯亂感。南宋才傳入中國的胡蘿蔔擺上了關羽的桌面,明朝才引入的玉米成了水滸英雄大戰的背景,楚漢的英雄們使用著阿拉伯數字,隋唐的好漢們看著宋體印刷的地圖……
南開大學歷史系教授孫立群認為:“文藝作品固然可以虛構,但是既然故事落在某個具體的朝代,那麼當時代基本的生活狀況就應該盡可能加以尊重。而這些,其實並不難做到,中國傳統的歷史往往過分重視政治史而忽視社會生活史,但從上個世紀80年代至今,這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也有非常多好的成果,稍加參考,可能就會少很多笑話。”
滿臺都喊死人的稱號
我看過一部關於趙武靈王的話劇,我們知道,趙武靈王是謚號,是他死了以後後人起的,因此演趙武靈王的時候就不可能出現這個稱呼,不能滿臺都喊一個死人的稱號,這很滑稽。
北京晨報:歷史劇中有一些明顯而且反復被批評的錯誤,比如稱謂問題,這些錯誤為何會一犯再犯呢?
孫立群:歷史劇不是歷史事件敘述,它會有很多細節的東西,一言一行都可能影響著人們的觀感。當然不能要求所有的細節完全符合歷史,這也不現實。但是有些明顯而且重要的問題應該加以注意。我看過一部關於趙武靈王的話劇,我們知道,趙武靈王是謚號,是他死了以後後人起的,因此演趙武靈王的時候就不可能出現這個稱呼,不能滿臺都喊一個死人的稱號,這很滑稽。事實上,類似的現象還有很多,比如孝莊皇后自稱孝莊,不要説她不知道自己有這麼個謚號,就是知道也不能自稱啊。
北京晨報:大的問題之外,很多生活的細節也往往出錯。
孫立群:是的。比如説錢的問題,歷史上各朝各代使用的錢幣都有不同的講究,比如説秦漢以前的歷史劇中,常有“賞千金、封萬戶侯”之類的話,那個時代的金不是黃金,而是銅。實際上,整個中國歷史中,拿黃金做流通貨幣的也極少,一般情況下,人們使用的都是銅錢。再如銀子,影視劇中常有一頓飯幾十上百兩銀子的情節,或者商人往來動輒百萬千萬兩銀子,真正的歷史中都不可能出現。這些情節看似細小,但反映的是製作者對於歷史的態度,不可不慎重。
如何避免細節出錯
每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都是不同的,大到風俗習慣,小到一言一行,都有各自的特點,同時也都不是小事,有了這些,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時代,如果這些全都錯亂了,歷史也就不成歷史了。所以説,這要求編劇、導演、道具等製作者,要做一點兒功課,對歷史多保持一點兒敬畏的態度,很多錯誤其實是很容易避免的。
北京晨報:如何避免這些細節上的錯誤呢?
孫立群:其實還是一個態度問題,每一個時代的社會生活都是不同的,大到風俗習慣,小到一言一行,都有各自的特點,同時也都不是小事,有了這些,才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時代,如果這些全都錯亂了,歷史也就不成歷史了。所以説,這要求編劇、導演、道具等製作者,要做一點兒功課,對歷史多保持一點兒敬畏的態度,很多錯誤其實是很容易避免的。
北京晨報:那應該怎樣做功課呢?或者説從哪找到這些歷史的細節?
孫立群:原汁原味的歷史細節,從正史裏的各種禮儀志、食貨志等都能找到,或者講述某個地域的故事,也可以在當地的方志中獲得一些資料。此外,這些年來,史學研究中有很多研究社會生活史、斷代史、民族史、禮儀制度使等的學者,出版了許多非常好的著作,如果稍加注意,其實就能夠查到很多詳細的資料。就不會出現諸如商朝軍隊都是騎兵,歷史名人們一個個披頭散發之類的事情了,這樣的錯誤不應該犯,因為這些知識都是很容易得到的,在馬鐙發明之前,騎在馬上作戰是很難的,戰車、戰陣是主要的方式,騎兵即便有,往往也佩弓弩,下馬作戰。另外,古代成年男子都要加冠、戴帽子,披發左衽是沒有開化的標誌,孔子説“微管仲,吾其披發左衽矣”。類似的東西很多,缺的其實是態度。
歷史的另外一面
以前過於重視政治,和長期以來政治變亂對社會的巨大影響有關,人們一想到歷史,就想到王朝興衰,個人的生活也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社會生活史的研究開始興起,其實這也正是社會的發展帶給歷史學的影響,使得歷史學開始關注市民生活,開始關注一個時代方方面面的細節。
北京晨報:傳統的歷史書中,更多描述的往往是軍國大事,帝王將相,而對普通的社會生活往往缺少詳細的描述,這種態度是否也是今天不注重細節的一個原因呢?
孫立群:確實有這樣的情況。中國傳統的歷史基本上都是政治史,比如《史記》、《資治通鑒》等,基本上都是講政治事件、王朝演變的,對社會生活記錄和描述不足。這種傾向於政治的歷史觀在很長的時間裏都是佔主流的,影響所及,歷史研究也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偏重於政治。不過到上個世紀80年代之後,這種情況有所轉變,政治的比重逐漸下降,社會生活史的研究越來越熱,甚至成為顯學。
北京晨報:這樣的觀念是如何形成和轉變的呢?
孫立群:以前過於重視政治,和長期以來政治變亂對社會的巨大影響有關,人們一想到歷史,就想到王朝興衰,個人的生活也因此發生巨大的變化。就歷史發展的大方向來説,宋朝以前,朝廷內部的廟堂史學佔據主流,注重政治也是自然而然。宋以後,由於市民階層的出現,城市繁榮,大眾生活興起,廟堂史學開始進入民間,有了許多對於民間生活的記錄,但政治色彩依舊很濃。在歷史研究的層面,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後,社會生活史的研究開始興起,其實這也正是社會的發展帶給歷史學的影響,使得歷史學開始關注市民生活,開始關注一個時代方方面面的細節。
虛構和史實如何結合
文藝作品當然難免虛構,但是如果冠以歷史劇之名,那就要對歷史的真實加以注意……當然,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完全虛構的,連朝代背景都模糊處理的,既看不出來是哪個朝代,又不知道故事何來的,就無所謂了。
北京晨報:似乎注重社會生活細節的歷史觀,對於普通人來説,可能還是一個相對陌生的概念。
孫立群:目前在研究方面確實已經有了很好的觀念,研究者眾多,並且有了很多非常好的成果。但是在普通人中確實影響不夠大,這需要從我們的歷史教育開始慢慢轉變人們的觀念,目前來説,大學教育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嘗試,但是在基礎教育中還相對缺乏。
北京晨報:那麼,在文藝作品中應該如何體現歷史的真實才算恰當呢?
孫立群:文藝作品當然難免虛構,但是如果冠以歷史劇之名,那就要對歷史的真實加以注意。如果説作品有明確的朝代指向,故事固然可以虛構,但是基本的背景就不能完全虛構,不能讓商朝軍隊鐵馬金戈地去衝鋒,不能讓秦朝的小孩子讀《三字經》,不能讓宋朝人吃明朝才傳入中國的玉米等。當然,另外一方面,有一些完全虛構的,連朝代背景都模糊處理的,既看不出來是哪個朝代,又不知道故事何來的,就無所謂了。比如以前有一部《喬老爺上轎》,這種可以叫做古裝虛構劇,就不必過分追求,他穿什麼衣服,説什麼話也都無所謂。
晨報記者 周懷宗
-相關連結
歷史劇常見錯誤
騎兵:騎兵正面作戰需要馬鐙,不然騎在馬上無法固定自身,也難以用力。馬鐙出現的時間目前尚無定論,普遍認為出現在漢朝以後。許多描述秦漢以前故事的歷史劇中,都使用了有馬鐙的騎兵,如《墨攻》、《大秦帝國》等。
稱謂:帝王劇中常常出現稱呼的錯誤。帝號之中,謚號、廟號都是帝王死後追封。廟號只有皇帝有,如趙武靈王、唐太宗、宋高祖等等。謚號君主、諸侯、后妃、大臣等均可有,如岳武穆、孝莊皇后等。這些稱號在當事人活著的時候並沒有出現,如不能在李世民活著的時候稱“唐太宗”、“太宗皇帝”等,更不能自稱。如《康熙大帝》中孝莊自稱“我孝莊”。古裝劇中皇后常自稱“哀家”,“哀家”本是皇帝死後皇后的自稱,起源於戲劇,並非真實的稱呼,更不能在皇帝沒死時自稱。此外,“夫人”是封號,是尊稱,並非所有已婚女人都可以稱為“夫人”。
經濟:古代錢制各朝不同,購買力也並不穩定,治亂之間差距很大。日常流通,基本上以銅幣為主,黃金極少出現在流通領域,秦以前的“金”都指銅,田忌賽馬中齊王賭“千金”, 是“銅千斤”,而非黃金。白銀大規模流通,出現于明清時代外國白銀大量流入之後。一般來説,銀是硬通貨,購買力相對很高,《紅樓夢》中劉姥姥第一次打秋風,得銀20兩,自稱“小戶人家可以過一年”。而在《射雕英雄傳》中,郭靖黃蓉初遇,在張家口一家小飯店中一頓飯就吃了十九兩銀子。此外,電視劇中常有“一碗湯五兩銀子”“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千萬兩銀子”之類。據載,明萬曆年間,全國國庫年收入僅200萬兩。
服飾:古代服飾複雜,等級制度下各階層又有不同,一般來説,長袍也並非所有人都穿,勞動者一般都穿短衣,孟子説墨子“衣短褐”,意為墨子和勞動者一樣打扮。帽子則是古人重要的服飾,男子二十加冠,以示成年,女子則加笄,即簪子。“披發左衽”則是無禮,未開化的標誌。
姓名:古人姓名字分開,有名有字,其外又有號,一般平輩之間交往,不能直呼其名,而要稱字,或稱對方的號,只有長輩對晚輩、上下級之間可以直呼其名。如《康熙大帝》中稱呼納蘭明珠為“明相”,納蘭明珠姓葉赫那拉,名納蘭明珠,字端范。不能稱其“明相”。
太監:並非所有的宦官都叫太監,太監是宮中官職名,太監之外,還有少監。而且並非每朝都有太監一職。如唐朝設內侍省,其長官為監及少監,元代設太監,明代不設此官,清朝設總管太監等為首領,隸屬於內務府。
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源於秦朝,但直到明朝才正式使用在帝王詔書上。聖旨的結尾並不都是“欽此”二字,有的沒有結尾語,清朝聖旨則多以“佈告天下鹹使聞知”結尾。
孫立群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南開大學歷史學院中國古代史教研室副主任、中國社會史學會理事。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