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印尼使館參贊: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3-13 21:07:30 | 來源: 中新社 |
中新社消息:印尼發行量最大的日報《羅盤報》13日刊登中國駐印尼使館發言人沈敏娟參贊的讀者來信,題為“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是我們共同的敵人”。
沈敏娟在該報上指出,3月5日貴報刊登社論《新疆,北京的老問題》和評論文章《中國邊緣化問題》。感謝作者對3月1日昆明事件遇難民眾表示哀悼,但對文章的一些觀點不能茍同。
沈敏娟認為,《中國邊緣化問題》作者一方面認為“昆明事件是當今中國最大的恐怖主義事件”,同時又認為該事件“動機不明”,指其“與分裂問題相關為時過早”,並指中國對“分裂主義”沒有標準提法。這似乎又在質疑事件的動機和性質。
沈敏娟指出,昆明事件中,一夥統一著裝的暴徒持刀砍殺了29名無辜群眾,傷害了100多人,現場還有“東突”分離主義勢力標誌。其恐怖主義、分裂主義的特徵和性質一清二楚。包括印尼在內的許多國家以及聯合國秘書長、安理會紛紛對這起恐怖事件予以強烈譴責,對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慰問。
對作者認為中國的民族宗教政策是導致恐怖襲擊發生的原因,還指中國執政黨共産黨不了解宗教信仰。沈敏娟強調三點:
第一,中國實行平等、團結、互助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保障其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和姓名的權利。同化從來不是中國政府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還依法享有一些特殊保障,如作者所提及的生育政策。
第二,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中國有1億多信教人口,其中穆斯林近2000萬,除新疆、寧夏等聚居區外,散居於全國各地。去過中國的印尼朋友都知道,在中國任何一個省會城市,都不難找到清真寺和清真餐廳。
第三,中國政府一直主張,不能把恐怖主義與特定的民族和宗教聯繫起來。
沈敏娟表示,中華民族是一個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印尼是一個有300多個民族的國家。多元統一、和而不同,是兩國共同的特徵;維護民族和睦、國家統一和社會穩定,是我們共同的目標。恐怖主義和分裂主義是中印尼人民共同的敵人。我們讚賞印尼近年來在有關方面取得的成就,也真誠希望印尼朋友在有關問題上給予我們更多理解和支持。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回信勉勵全國特崗教師代表2025-09-10
- 國務院批復同意新建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25-09-10
- 國防部:決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捲土重來2025-09-10
- 國臺辦:希望廣大台灣同胞同我們一道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堅決反對“台獨”分裂行徑和外來干涉,共襄祖國統一的韆鞦偉業,共創民族復興的美好未來2025-09-10
- 再添4處!我國世界灌溉工程遺産總數已達42項2025-09-10
- 2025年服貿會今天開幕!這些新變化一起了解一下2025-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