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位華人拆彈家將退休 最難忘“坐在炸彈上拆彈”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3-04 11:15:44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袁漢榮。圖片來源《文匯報》
中新網3月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不少電影情節都有拆彈專家冒著冷汗、屏息靜氣拆彈的驚險情節。香港的拆彈專家,全隸屬於1972年成立的警隊行動部爆炸品處理課,而在爆炸品處理課服務逾21年的袁漢榮,更是首位華人拆彈專家,他將在今年7月退休。在多年的拆彈生涯中,袁漢榮表示,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是于海上坐在一枚大炸彈上拆彈,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最終順利將信管拆除。
袁漢榮憶述,1995年于青衣島海面,一艘貨輪起錨時,發現一枚重500磅的戰時美國制M64大型炸彈纏在錨上,情勢險峻。衡量不同的拆彈方法後,袁漢榮決定親身上陣,穿上救生衣攀上船錨,坐在炸彈上檢查彈身、彈殼與拆除信管,花了個半小時才將信管拆除,解除危機。袁漢榮坦言,坐在炸彈上拆彈是國際罕見做法,當時彈身濕滑得難以坐穩,深怕稍一不慎便葬身大海。
袁漢榮表示,拆彈專家面對的危險,不止是隨時爆炸的炸彈,還有炸彈所處位置的環境,難度最高的,是挖泥船掘出炸彈時,要爬過濕滑的挖泥船鐵梯,在滿載浮泥的船艙下進行拆彈,加上彈身濕滑,增加拆彈的難度;而且挖泥船因工作成本高,並不會停駛,故拆彈專家需要在船隻行駛中迅速拆彈,難度極高,亦是最為危險。
袁漢榮又指,要成為拆彈專家應付危險萬分的工作,首先接受四年訓練,包括到英國兩間軍校接受土制炸彈、常規軍火與生化核武器訓練,及赴澳洲與加拿大實習,並考獲專業警司資格。袁漢榮透露,要拆彈必須了解不同炸彈的結構和成分,所以每位拆彈專家基本上都 懂得製造炸彈。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