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界人士:香港應抓住國家經濟發展機遇

中新社香港4月10日電 (李啟瑋)“2014年香港金融發展及投資新機遇”論壇10日在香港舉辦,香港金融界人士表示,香港應抓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為金融市場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做出貢獻。

 

香港特區政府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區璟智表示,在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方面,香港應抓緊國家經濟高速發展所帶來的機遇。“特區政府一直與內地探索讓香港金融機構進入內地市場的渠道和方式,一方面可支持內地金融市場多層次發展,另一方面也有助深化香港金融業務。”

 

她指出,在內地金融改革以及得到國家政策支持方面,香港已佔先機,自從2004年成為首個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以來,相關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打通離岸與在岸的人民幣流通渠道,促進境內外人民幣健康循環,帶動人民幣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走向國際。

 

據香港金管局數據,香港目前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擁有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香港的人民幣即時支付系統每天的結算量,由2010年平均的50億元人民幣,大幅增加到2014年2月的7000億元人民幣,已經約佔全球總額七至八成。

 

區璟智指出,為協助香港業界開展內地業務,特區政府會繼續透過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及其他覆蓋粵港、滬港及深港等地區合作平臺,爭取讓香港的金融服務業進一步進入內地市場,包括進一步降低香港金融機構的準入條件、擴大可提供的服務範圍、爭取可獨資經營等。

 

身為香港中資證券業協會名譽會長兼香港特區金融發展局成員的謝涌海表示,內地的金融改革給香港帶來新的機遇,香港作為融資中心,內地多層次資本市場的建設將推動香港資本市場的擴張,帶來更多直接融資。而隨著內地資本賬戶的逐漸開放和居民資産的增加,以及內地企業“走出去”的發展需求,給香港發展財富管理中心帶來更廣闊空間。

 

謝涌海強調,香港的優勢在於合約精神、專業化管理、信息透明、市場開放和有效管理,香港與內地企業攜手將實現雙贏。“香港應該抓住機遇,承擔責任,為中國的金融市場更好的為實體經濟服務做出貢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