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回應財政預算案“減糖”:恪守量入為出原則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4-17 15:16:54 | 來源: 中新網 |
中新網4月17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道,香港立法會昨(16日)通過二讀財政預算案。針對不少議員批評預算案“減糖”,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強調,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所發表報告指出,香港隨著人口老化,經濟增長放緩,倘開支增長持續超越經濟和收入的增長,結構性赤字是在所難免的,作為負責任特區政府須保持“量入為出”原則,維持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産總值的20%是適當的做法。
立法會昨日二讀審議財政預算案,曾俊華在發言時表示,環球經濟形勢仍存大量不明朗因素,主要源自美國聯儲局減買資産行動,對新興市場所構成影響,預料隨著加息週期臨近,市場對息口預期會有更大的波動;歐美經濟需求未見回升,導致香港貨物出口疲弱。未來,他會繼續密切留意環球經濟及地緣政治形勢的影響,在需要時作出應對。
針對樓市風險,曾俊華坦言,港府土地供應已經漸見成效,樓市已經稍為降溫,但泡沫風險仍然不容忽視,“相比2008年低位,今年2月整體樓價累計上升133%,市民供款負擔比率在去年第四季高企于54%水準,較48%的長期平均數為高,顯示樓價及經濟環境與市民負擔能力仍然脫節”。
展望未來,曾俊華表示,“長遠財政計劃工作小組”發表報告指,如果政府開支增長持續超越經濟和收入的增長,結構性赤字是在所難免的,“小組報告提出警示後,我希望社會能夠聚焦討論怎樣防止政府開支增長速度持續高於收入和經濟增長速度”。
港府多管齊下 防結構性財赤
他強調説:“作為負責任的政府,我們不會讓香港出現財政危機。要避免結構性財赤出現,政府需要多管齊下,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在開支、收入、儲蓄下工夫,在保持‘量入為出’原則,維持公共開支在本地生産總值的20%是適當做法,但並非‘硬指標’。”
香港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在發言時則指,香港未來必須正視人口老化加上勞動力下降,對公共財政的長遠影響,多管齊下應付未來的財政挑戰,“借用(科大經濟系主任)雷鼎鳴説話,希望工作小組的報告是‘自我擊敗的預言’,提高大家對未來公共財政的警覺性,並將這種危機感轉化成動力,共同協力採取適當的措施,令預言最終落空”。
她續説,港府會在三方面配合維持公共財政可持續性的工作:一、港府內部的高層資源會議會加強內部資源分配機制的紀律;二、重新檢視工作的優次、確保善用現有資源、利用信息科技、探討政策的創新、提高成本效益;三、人口政策督導委員會正參考收到的公眾意見,制訂短中長期措施,改善本地人力資源的質素。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