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女王談下周訪華:紫禁城很美期待中國菜

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昨日,外交部消息稱,應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將於4月24日至28日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她繼1979年之後再度訪華。1979年9月的訪問,使她成為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第一位訪問中國的西方元首,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次訪華的西方君主。

 

據悉,陪同女王訪華的有4位部長和110家丹麥公司的代表,本次訪問將成為丹麥歷史上最大型的國事訪問。

 

4月4日,新京報記者在丹麥,採訪了這位被譽為“北歐最平易近人的君主”——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

 

去年荷蘭女王貝婭特麗克絲退位後,丹麥女王瑪格麗特二世成為了當世兩位女王之一,另一位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在正式訪談之前,瑪格麗特二世對記者表示,能第二次訪問中國,我感到很幸運,這次訪問中國正當其時。我們知道,中國這些年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所以當習近平主席邀請時,我和亨裏克親王(女王丈夫)都很高興,我們很期待這次訪問。

 

4月4日下午,記者來到哥本哈根市的美琳堡王宮,進入王宮時,並沒有安檢。

 

採訪在一間很大的房間進行,雖然稱不上富麗堂皇,但墻壁上的畫作,桌子上的工藝品,都看出主人的藝術品位。

 

沒有等待多久,女王就到了。紅色外套,格子套裙,金絲眼鏡,已經74歲的女王精神非常好。

 

隨著採訪的進行,我們發現,瑪格麗特二世以平易近人享譽歐洲王室並非虛名。在與記者的聊天中,她幾次開心大笑,氣氛非常輕鬆。

 

1 談今日中國

中國城市巨變令人震撼

 

新京報:您如何看待今日的中國?

 

瑪格麗特二世:從我聽到的和看到的來説,中國很多城市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我們看來,這些變化是非常令人震撼的。

 

新京報:您有沒有看過關於中國的書、電影之類的?

 

瑪格麗特二世:我看過幾部中國電影和書,我一直很欣賞中國藝術,比如中國瓷器,中國詩歌,它們真的很美。

 

新京報:作為女王,您要承擔很多的責任,但您同時也是一名藝術家、設計師,那麼您是如何在多種角色之間取得平衡的?

 

瑪格麗特二世(大笑):這個問題可能你要去問我的家人。但我的確盡力在我的公眾生活和個人生活之間保持平衡,也的確做到了。我一直覺得,我能夠發展藝術的一面,可能靈感就來源於我的另一面。兩個方面不能完全分開。如果你真的對藝術感興趣,它也會對你的其他方面有所幫助。

 

2 談二次訪華

紫禁城很美期待中國菜

 

新京報:您第一次訪問中國的時候,給您印象最深的事情是什麼?

 

瑪格麗特二世:這很難説,因為對我而言,每件事情都是全新的。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參觀的那些地方,比如紫禁城、萬里長城等,它們真的太美了。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有那麼多人!當你來自一個小國家時,這樣的感受是非常震撼的。

 

新京報:您對這次訪問有何期待?

 

瑪格麗特二世:我和亨裏克親王希望這次訪問讓我們更加熟悉中國,但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這次訪問,推動兩國關係和貿易的發展。多年來,丹中之間的貿易一直在增加,而且現在兩國之間有更多的交流,也有很多學生在兩國留學。

 

新京報:您的丈夫和兒子去過中國很多次,當他們回來後,有沒有告訴過您中國的趣事?

 

瑪格麗特二世:當然,他們告訴了我很多趣聞。而且我也有很多其他朋友去過中國很多次,所以我一直都有聽到關於中國的消息,的確非常有趣。我告訴你一件事,我和亨裏克親王對此次中國之行非常期待的,那就是中國美食。我們兩人都非常欣賞中國菜!

 

3 談幸福秘密

國家小彼此相識比例高

 

新京報:丹麥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您認為秘密何在?

 

瑪格麗特二世:我當然可以説我們的確有秘密,但是我覺得那對你可能沒有大用。事實就是,我們是一個小國,擁有很少的國民。我們無法和中國相提並論。但這真的意義重大。想像一下,如果每個人認識一千個人,那麼在五百萬人口的國家,每個人認識自己國民的比例,就比有上億人口的國家要高得多。丹麥並不大,所以我們總是能夠彼此相識、能夠比較恰當自然地交流,我認為這就是秘密的一部分。

 

新京報:您有很多愛好,比如文學、藝術等等,您最終極的追求是什麼?您找到了嗎?

 

瑪格麗特二世:我就是簡單地喜歡做東西、畫東西,這對我有意義,儘管我希望,但我不能説這就是我的終極目標。我只是一直盡力去做到最好。當然,我愛我做的一切。

 

在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對我的國家的責任,這也是我坐在這裡的意義。四十多年前,我從我父親那裏繼承了這個責任,這是我一生的終極目標。

 

- 揭秘

丹麥女王“破例”之行如何運作?

 

根據慣例,丹麥君主一生中只訪問一個國家一次。再次訪華的促成,背後是兩國友好關係的多年積澱。

 

用丹麥王室宮務大臣奧弗·烏勒魯普的話説,這次訪問的規模“前所未有”。他告訴記者,女王出訪時,一般只有外交部長隨行,而這次對中國的訪問,有四位部長隨行,“是歷史上第一次。”不僅如此,這次訪問的隨行代表團也是規模大、級別高。

 

新京報記者赴丹麥採訪多位政商界人士,揭秘丹麥女王的“破例”訪華是如何運作的。新京報記者 高美

 

官方準備

先遣組安排行程精確到分

 

儘管女王的訪問日程剛剛敲定,但此前的準備已進行了很長時間。

 

4月初,新京報記者抵達丹麥採訪時,丹麥準備此次訪問的先遣組成員剛剛返回哥本哈根。先遣組的成員要為女王所有的行程“踩點”,考察每一個安排的參觀地點,安排路上的交通、女王的住宿等等,“行程精確到分。”先遣組成員、丹麥文化局的烏拉·羅恩博格説,她對蘇州和上海尤其印象深刻,“蘇州真是太美了,尤其是那些園林。”而女王此次訪華在蘇州的一項活動,就是參觀拙政園。

 

在中國駐丹麥大使劉碧偉看來,準備工作至少從去年就開始了。

 

“我是去年11月11日晚上到丹麥的,第二天早上就馬上去見了丹麥外交部禮賓司司長,遞交了國書副本。”劉碧偉回憶,“22日,也就是抵達一個多星期之後,丹麥外交部就安排我去向女王遞交國書了。”

 

這是丹方的“特殊安排”,劉碧偉説道,因為通常情況下,新任大使都要等一兩個月才會安排遞交國書。

 

“女王見到我,首先説了兩句話:第一是歡迎我來丹麥任職。第二句話就是,大使,我要去訪問中國。這麼快就安排你遞交國書,就是希望你儘快開展工作。”劉碧偉對這一句話印象尤其深刻。

 

丹麥駐華大使裴德盛則告訴記者,每年女王訪問的次數有限,外訪一到兩次,內訪一到兩次。

 

“除了我們的鄰國,如挪威、瑞典等,每當有國家元首更迭時,女王會去訪問。其他國家,女王一生中只訪問一次。”裴德盛向記者解釋説。

 

所以説,訪問兩次是“罕見的”,可以看出兩國關係的“特殊性”,奧弗·烏勒魯普説到。

儘管女王已經30多年沒有來過中國,但王夫亨裏克親王,則是個“中國專家”,“他訪問過中國太多次,幾乎隔年就會去一次。”烏勒魯普介紹,“他喜歡中國,喜歡中國菜和中國文化,很了解中國。”

 

“王夫和兩個王子經常到中國訪問和旅遊,我想他們回去,也會和女王‘嘮叨嘮叨’”。劉碧偉説,王夫對中國非常感興趣,在見到他時會主動用漢語打招呼。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烏勒魯普還透露,他在前一天已和劉碧偉大使會面,就女王訪華的問題進行溝通和“對表”。

 

商界響應

110家丹麥企業陪同訪問

 

為這次訪華長期做準備的,不僅有兩國的外交部門,還有丹麥的商界。此次將有110家丹麥公司代表陪同訪問。

 

烏勒魯普向記者介紹,女王訪華時,“會有一大龐大的代表團隨行,包括了貿易、創新、發展和文化、教育等各個領域。”

 

而從女王在華行程的安排中可以看出,經貿是兩國關係的重點。

 

當地時間4月2日上午,記者到達福斯集團在哥本哈根總部的時候,集團CEO托本·拉德加德剛拿到女王訪華的行程安排。福斯集團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及農業領域分析方案提供商之一。這次訪問,拉德加德也是貿易團的隨行代表之一,他尤其看重中國的市場。

 

貿易代表團中,還有丹麥躋身世界500強的諾和諾德、馬士基等公司的代表。在北京,女王會去參觀昌平的諾和諾德新研發中心;在上海,她會出席《中丹海運協定》簽署40週年的紀念儀式。

 

諾和諾德是一家生物制藥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胰島素生産商。諾和諾德總裁卡雷·舒爾茨對中國市場一直保持密切關注。

 

“過去三十多年來,我見證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1983年,剛大學畢業不久的舒爾茨,背著包來到了北京旅行。“那時候北京沒有什麼高樓大廈,滿大街都是自行車,買東西都要用票,糧票、油票等等。”

 

“此後我來過中國很多次,”舒爾茨説,中國的巨大變化令他感到驚訝。

 

訪問行程

行程緊湊將訪問京滬蘇浙

 

除北京外,瑪格麗特二世還會訪問南京、蘇州、嘉興和上海。行程密集緊湊。這幾個城市,是裴德盛大使推薦的。

 

“中國那麼大,你不可能走遍所有的城市。”裴德盛介紹了他的推薦理由。

 

“北京是首都,上海則是任何外國人來中國無法錯過的一個城市。”他説,除這兩地外,“江蘇則是在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在長三角地區做得最好的省份。”裴德盛説,所以行程中的一項活動是參觀南京的生態城建設。

 

此外,“在南京大屠殺期間,一名丹麥人辛德伯格,用自己的力量救了上萬名中國人。”裴德盛説,所以女王會去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而隨行團中還有一名辛德伯格的親屬。

 

“蘇州非常美麗,有很多文化遺産,比如拙政園,同時還有100多家丹麥公司在那裏落戶。選擇嘉興是因為亞洲第一家樂高工廠落戶嘉興。”著名的玩具公司樂高,也是丹麥的名片之一。在嘉興,女王將會出席樂高工廠的開工奠基儀式。

 

雖然女王並不涉政,但“如果沒有這些具體的合作,雙邊的關係就空洞了。”劉碧偉大使説,兩國關係一直非常好,“丹麥于1950年正式同中國建交,是繼瑞典之後第二個同中國建交的西方國家,也是目前唯一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北歐國家。”

 

“這次訪問對兩國關係而言非常重要,會將我們的關係上升到更高的水準。”奧弗·烏勒魯普説道。(記者 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