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掃墓習俗:培墓、壓紙有講究

台灣5日迎來清明節。台灣民俗學家告訴記者,台灣的清明習俗深受閩文化的影響,培墓、壓紙等掃墓形式最為普遍。

 

台灣的清明節定在西曆的4月5日,但民間掃墓祭墳未必在這一天。民俗學者林茂賢介紹説,台灣民眾因先祖地域不同,掃墓時間也有所差異,如客家人選擇在元宵節、清明節之間掃墓,漳州人後裔在農曆三月初三,泉州人後裔則是在4月5日清明節當天。

 

台灣掃墓分為“培墓”和“壓紙”兩種。一般而言,新墓需要“培墓”三年,如家中有娶新娘或生男孩時也須培墓。培墓須準備豬肉、雞、魚、米糕、土豆等祭品,若添丁生子或購置田産則需帶一對“子孫燈”告慰祖先;而壓紙只需培土除草、清理墳墓,結束時用石子將墓紙壓在墳墓上。

 

“壓紙表示為祖先修補房屋,過去的房屋多用茅草、瓦片鋪頂,‘壓紙’就是防止祖先的‘住宅’因年久失修而漏雨。”林茂賢解釋説,這種習俗也體現了傳統喪葬習俗中“事死如事生”的思想。

 

林茂賢説,不同地域的後裔在墓紙的樣式上也有所區別:例如漳州人的後裔常用黃色墓紙“壓紙”,泉州移民多用五色墓紙,而客家人則慣用紅色墓紙。

 

在台北市的警察公墓,記者看到了許多紙錢大小的墓紙,有的沿著墳墓邊沿擺放,有的則是整齊地在墳冢上方排成幾列;許多墓碑上都寫明墓主人的大陸祖籍,如福建莆田、浙江定海等;一些墳墓前還設有土地公的牌位。

 

台灣許多地區並未禁止土葬,但隨著都市化和政府的大力推廣,如今越來越多的台灣人為親人選擇火葬,並將骨灰壇放入靈骨塔。台北市殯葬管理處綜合企劃課課長許舜程表示,近年來,提倡綠活生活方式的海葬、植存(樹葬、花葬)等環保葬也開始流行。其中突破“入土為安”觀念的海葬,目前全臺有台北市、新北市等7個縣市可辦理海葬;而植存方式全臺共有22處,可以隨時申請入園,亡者能在公園墓地中,與蒼翠綠樹、繽紛花朵共享安寧。

 

殯葬形式的變革也使得掃墓形式化繁為簡。在警察公墓的靈骨塔,骨灰壇放置於木櫃中,前方擺放著鮮花。一些前來掃墓的民眾告訴記者,由於空間有限無法“壓紙”,因此人們會選擇燒香祭拜,或是奉上供品和鮮花。“最重要的是心誠。”一位民眾告訴記者。 (記者姚遠 李寒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