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稱矯正近視隱形眼鏡或可致盲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5-15 10:50:58 | 來源: 中新網 |
中新網5月14日電據台灣“中央社”報道,據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香港小孩喜歡佩戴的一款矯正近視的隱形眼鏡,可能導致角膜炎感染,而角膜炎可能致盲。
香港中文大學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13日公佈相關研究指出,過去10年,香港18歲以下人士被確診為微生物致病的感染性角膜炎個案中,近40%與使用矯正近視鏡有關。
中大指出,這款控制近視的眼鏡稱為“角膜塑形隱形眼鏡”,俗稱“OK鏡”。
中大表示,香港是近視非常普遍的地區之一,12歲以下兒童中,超過一半患上近視;香港政府統計處於2012年推斷,香港患上近視的12歲以下兒童高達40萬。
據介紹,“OK鏡”是利用高透氧度的硬性隱形鏡片,把眼角膜形狀改變至理想弧度,從而控制近視。
由於“OK鏡”的功效只能維持1至2天,因此患者需要每晚佩戴才可維持治療效果。
中大指出,由於隱形眼鏡與眼角膜直接接觸,使用時不注意清潔衛生,患上感染性角膜炎的機會便大大提升,最終嚴重影響眼睛健康及視力。
中大醫學院眼科及視覺科學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楊樂旼説,佩戴“OK鏡”或會造成角膜上皮細胞損傷,令角膜變得脆弱。
他表示,如果角膜上皮細胞損傷,加上患者清潔習慣不佳,在佩戴“OK鏡”時讓細菌進入眼睛,或患者在洗臉、進行水上活動時,令細菌有機會由上皮細胞的受損處侵入,便會造成角膜炎。
楊樂旼説,患者若未及時發現並控制病情,角膜將會留上不可逆轉的疤痕,導致眼內炎或角膜穿孔,對視力造成嚴重及深遠影響。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