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批安倍是"亞洲最危險人物" 兩國溫度差擴大

據參考消息5月21日報道,【日本《東京新聞》5月20日報道】題:美國媒體稱首相是“亞洲最危險的人物”

 

一意孤行要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安倍晉三首相一直在呼籲與美國連為一體。然而,美國國內的輿論卻對首相冷眼相待。某家大報甚至刊出了《日本的安倍晉三是亞洲最危險的人物》這樣的標題。兩國對待日美同盟的溫度差在不斷擴大。

 

“與中國領導人相比,作為超級民族主義者的安倍首相更容易造成與周邊國家在政治和軍事上的不穩定。”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等媒體16日報道了美國著名的對衝基金掌門人吉姆·查諾斯當天在拉斯韋加斯舉行的一次投資會上的言論。這篇報道的標題附上了“最危險的人物”的字樣。

 

查諾斯一向以厭惡中國而聞名,但這次卻點名批評了首相。

 

本月9日,美國《紐約時報》刊登的一篇社論指出:“修改憲法解釋完全破壞了民主程式。安倍首相應該知道憲法是用來監控權力的。日本的民主正面臨著考驗。”這篇社論對首相試圖修改憲法解釋的行為予以抨擊。

 

安倍首相在15日的記者會上強調了修改憲法解釋的必要性,很可能也讓美國大傷腦筋。安倍指出:“即使救援日本人的美國艦船受到了攻擊,自衛隊也無能為力。”

 

對此,一名前自衛官反駁説:“艦船並非客船,不會搭載很多日本人。如果是在緊急情況下,優先救助的一定是美國人而不是日本人。在異常緊張的軍事形勢下,戰艦是不適宜用來救助民間人士的。由於戰艦有可能成為攻擊的對象,因此救助反而會適得其反。”

 

雖然安倍周邊的人希望在日美之間營造蜜月的氣氛,但美國依舊通過媒體不斷地在發出批評的信號。

 

針對去年末首相參拜靖國神社一事,《華爾街日報》批評説:“這為中國擴大權益提供了口實。”美國國務院官員也明確表示了“失望”。

 

《紐約時報》3月份刊登了一篇題為《安倍首相的危險的修正主義》的社論,擔心“安倍首相的民族主義的特性會對日美關係構成前所未有的威脅”。4月一期的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指出:“奧巴馬政府認為安倍是一位不可靠的人物,這已經是公開的秘密。”

 

基於這種狀況,經濟記者町田徹指出,“這主要是因為安倍首相過於性急,行為魯莽”,“兩國間的軍事合作本應注重內容和實效,但卻採取了修改憲法解釋這一華而不實的手段。這種做法給人留下了好戰的印象,就像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

 

關於參拜靖國神社問題,町田指出,美國方面得出的印像是“日本無視戰後秩序,試圖回到二戰前的狀態”。

 

盯田表示:“美國擔心日本鋌而走險,最終迫使美國捲入日本的戰爭。”

 

【共同社華盛頓5月19日電】美國奧巴馬政府對日本政府欲解禁集體自衛權給予積極評價。另一方面,美國也對安倍晉三首相與中韓兩國的對立加劇這一風險抱有擔憂,將繼續要求日方慎重對待歷史認識問題。

 

為了推行重視亞洲的戰略,美國希望通過讓日本發揮更大作用以減輕自身的負擔。美國對安倍的評價則是另一回事。《紐約時報》在9日的社論中寫道,通過修改憲法解釋以解禁集體自衛權的做法“將破壞民主程式”,憲法解釋“不是政府能任意修改的”,敦促安倍政府重新考慮。

 

美國會調查局也在2月公佈的日美關係報告中指出,“安倍首相的歷史觀有可能與美國人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認識産生衝突”。報告對安倍努力強化曰美同盟給予了肯定,同時也就去年12月安倍參拜靖國神社一事表示“許多美國專家認為(安倍)給日美同盟帶來了積極的和消極的雙重影響”。

 

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在給最新一期《外交事務》雜誌的投稿中強調美國應在日韓之間進行斡旋,稱“為了改善日韓關係,預計美國將不得不繼續傾注相當的政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