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我是個潮老頭 接下來將研究"金瓶梅"

近年一直在紅學領域兜兜轉轉,被認為“不務正業”的著名作家劉心武,時隔10年終於又把筆觸轉向了現實題材。他的長篇新作《飄窗》日前由漓江出版社出版,描寫的市井生活被評論界譽為“當下的《清明上河圖》”。為了自己的新作,72歲的劉心武特意來了趟南京,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説自己雖然是個老頭,但心態上、寫作內容上都努力向年輕人靠近,爭取當個“潮老頭”。

 

【“我是個很潮的老頭”】

20年前就接觸電腦 72歲也懂Hello Kitty

 

劉心武2013年出版了散文集《空間感》,其中一篇文章《在飄窗臺上看風景》寫到了自家書房溫榆齋的大飄窗:“書房飄窗臺是我接地氣的處所。從我的飄窗臺望出去,是一幅當代的《清明上河圖》。不消説,我新的長篇小説,其素材、靈感,將從中産生。”一年之後,16萬字的長篇小説《飄窗》。書裏描寫了30多個市井人物,有人評價這本小説是當下的《清明上河圖》和《三言二拍》,他覺得“《清明上河圖》可以接受,《三言二拍》那完全不一樣,這個評論有點老氣,這不是一老頭子寫一個古典故事。”。最讓他得意的評價則是“這書這麼潮,不像老頭寫的”。

 

《飄窗》裏寫到很多80後和90後,比如海芬把馮努努約到閨房裏,“那間閨房,如果是不知底裏的人進去,會以為是個兒童間,到處擺放著大大小小的Hello Kitty,也就是凱蒂貓。有的是單純的玩偶,有的是靠枕、坐墊、提包、座鐘、揩面紙盒……”他笑著問記者:“怎麼樣?一般老頭寫不出來的,這就是一個很潮的視角”。他喜歡在寫作時加入很多“很當下、很新、很潮的元素”,“這得益於我放下架子,努力和年輕人溝通。”

 

72歲的劉心武自認是“一個很潮的老頭”。對於新生事物,他永遠在接受和學習。“我可以説是中國比較早使用電腦寫作的作家。1993年,我就用筆記本電腦了,當時還是那種特別厚重的型號。很多人當時都勸我不要用,説有輻射呀什麼的,可我就想用啊。學打字也很痛苦,起初的一段時間都處在時刻想砸了電腦的暴躁中,後來用順手了,就再也離不開了。”不過如今流行的微博和微信,他就沒有用了。“知道是知道的,但我是一個老頭了,實在沒有這麼多精力去玩這些了。”

 

【“我是個領退休金的老頭”】

也曾遭遇退休綜合徵,用寫作跟現實講和

 

劉心武自認並不是專業作家,“專業作家每年都有要做的課題,規定要完成多少作品。其實我現在很自由。我沒有創作的硬性任務,寫小説講故事是我從生活中所得,是由內而外的自發的熱情。”他調侃説,自己現在唯一可以稱得上“身份”的,就是“一個領退休金的老頭”。

 

他也坦言,自己曾遭遇退休綜合徵。“65歲以後,各種症狀嘩地一下冒出來了,失落、抱怨、自怨自艾……要是撐不過去後果真是不堪設想。”所幸他還堅持著寫作,“我可以通過寫作來讓我和現實講和,並且用平靜的心洞察生活,思考人生。”

 

最讓他感慨的是,“年紀大了以後,寫作真的變成了一項體力活,不是沒有靈感,而是寫不動了。”《飄窗》花了一年時間寫完,“這要是過去,頂多三四個月就能完成了。”

 

【“我是個熱愛《紅樓夢》的老頭”】

續寫紅樓之作搬上熒屏 下一個研究對像是《金瓶梅》

 

劉心武總是説,他的寫作生涯種植著四棵樹——紅學研究之樹、小説之樹、散文隨筆之樹和建築評論之樹。把紅學研究之樹排第一,因為他“是個熱愛《紅樓夢》的老頭”。

 

在《百家講壇》上開講“揭秘紅樓夢”系列,出版《劉心武續紅樓夢》一書,劉心武和他的紅學研究曾經引起巨大爭議,不過他並不在意,“這都並非我的本意。”他告訴記者,他的《紅樓夢》續作被著名導演尤小剛相中,改編成電視劇《大清寶典》,今年有望和觀眾見面。《紅樓夢》中他鍾愛妙玉這個人物,“短短千字,妙玉形象躍然紙上。所以有人説你這次長篇才十幾萬字,寫了那麼多人物,怎麼寫啊?其實好的小説與篇幅無關。”

 

如今他對《紅樓夢》的研究暫時告一段落,如果有精力會考慮把最近的一些講座整理成書。而他的下一個研究對象,則是《金瓶梅》。

 

記者 邢虹 實習生 耿夢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