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樂園》翻譯者:從渡邊淳一透視日本當代文學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4月30日在東京去世,他的代表作《失樂園》和《愛的流放地》等多部作品被引進到中國,並在中國引起很長時間的轟動,成為中國人了解日本當代文學的一個窗口。

 

我是1998年將渡邊先生《失樂園》一書翻譯成中文的。實際上,這本書1997年經日本講談社一齣版,便引起較大社會反響,成為暢銷書。《失樂園》曾先後改編成電影和連續劇,形成了 “失樂園現象”,成就了渡邊淳一情愛文學的最高代表作。但仍令我有些意外的是,這本書譯介到中國後,引發更廣大的關注,渡邊淳一迅速成為中國讀者熟知的日本當代作家。

 

愛情題材常説常新,而婚外情方面的題材更是絢爛多彩。世界各民族都不乏此類題材的文藝作品。古往今來,無數的文學家、藝術家無不在追求這個境界,卻很難企及,往往會顧此失彼。具體到愛情方面的題材來説,“善”是否可以涵蓋“美”或“真”?三者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怎樣才算是完美的統一?渡邊的作品剛好提供了一個探討的契機。

 

1998年前後,譯介到中國的外國文學還不算多,所以每當外國文學作品介紹進來,都會得到很高的關注。稀缺性使得人們對“洋文學”格外青睞,甚至有些趨之若鶩。試想一下,假如《失樂園》是在現在被引入中國,很難説能否引發當年那樣的熱潮,因為現在中國市場上的外國文學作品已接近飽和,人們對外國文學也開始變得更加“挑剔”。

 

中國讀者對日本文學的了解,許多只停留在幾本推理小説上,那僅是了解皮毛。日本文學源遠流長,豐富多彩,在世界文學之林佔有重要的地位。日本的《源氏物語》是世界上最早的小説,直到近現代,文學巨匠層出不窮。日本文學對中國文學也有很大影響。和中國不太一樣的是,日本文化,包括西方文化都更傾向表現個人情感或生活方面的話題,關注社會的並不多。但中國自古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這種傳統也被深深地植入文學作品中。

 

並且,日本民族是出了名的“愛美民族”,相對於道德,似乎更追求感官愉悅。實際上,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觀和審美觀,法國人的浪漫情懷,英國人的紳士風度,美國人的風流倜儻,中國人“發乎情止乎禮”的君子之風,都是各民族推崇的道德模式。而日本自古以來,就缺乏對性的禁忌,因此在性道德方面比較寬鬆。如果拿本民族的道德尺度去衡量其他民族審美觀,恐怕就會像劉姥姥進大觀園,少見多怪了。▲(作者是著名翻譯家竺家榮,代表譯作有《失樂園》、《天上紅蓮》、《愛的流放地》、《再愛一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