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大陸“送禮” 台灣人卻強烈質疑值得反思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4-05-07 11:03:52 | 來源: 中國台灣網 |
中國台灣網據台灣《聯合報》報道,台灣“反服貿”事件引起大陸關切,多位大陸涉臺學者6日在北京的一場座談會上紛表憂心,認為台灣民眾感受不到大陸釋出的善意,也打亂大陸對臺工作的進程,值得大陸反思。
台灣3月發生“反服貿”運動後,大陸涉臺單位、研究單位持續關注事態發展。6日在臺盟中央舉辦的“大江論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精英論壇上,多名學者建議大陸對臺工作方式要多變、要更深入。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副研究員冷波説,“反服貿”事件發生後,大陸對臺工作的進程被打亂,包括ECFA後續協議如何推、今年預定推動的互設辦事處,甚至國臺辦主任張志軍訪台時程都受影響。從這次事件也可發現,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要轉型仍很困難,民進黨想往中間靠攏的趨勢仍難改變。
全國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説,“大陸做錯什麼?請告訴我們,我們願意改變”。她很憂心,兩岸交流有可能放緩,大陸不急,現在是靜觀其變,台灣應先解決內耗的問題。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所教授劉紅表示,大陸天天對臺“送禮”,如今台灣部分民眾卻以強烈的方式質疑大陸,值得大陸反思。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研究員金奕表示,自2008年以來,兩岸發展太平順,以致忽略了部分台灣民眾的“恐中”因素。他建議,大陸對過去疏忽沒做到的部分要加強,包括:一、大陸與台灣庶民和台灣精英的交流要並重。二、大陸省市領導參訪團的採購動輒上百億,但台灣基層民眾感受不到利益,大陸不必等台灣通過服貿,可以單方面宣佈先開放,政策先行,展現對臺誠意。
三、大陸官方要直接面對台灣民意,將來兩岸互設辦事處後,駐臺的大陸官員要定期向台灣民眾彙報大陸政策、惠臺措施,減少間接傳播的誤差。四、大陸要處理好台灣青年世代的問題,處理好台灣新世代的“國家認同”問題,台灣青年世代不僅是到大陸參訪旅遊,而應更深入設置專題和項目讓兩岸年輕人共組團隊研究,讓台灣年輕人理解、認識大陸。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在越南媒體發表署名文章2025-04-14
- 連發六大“靈魂拷問” 外交部駁斥美官員對華攻擊抹黑言論2025-04-14
- 海關總署針對中美貿易局勢最新回應2025-04-14
- 商務部回應美方豁免部分産品的“對等關稅”2025-04-14
- 數讀中越合作成就2025-04-14
- 兩岸和合,愛跨山海!無錫靈山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系列文化交流活動開幕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