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文藝精品照亮寶島舞臺 壓箱戲讓觀眾眼饞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5-08 14:54:27 | 來源: 人民日報 |
梅派青衣李勝素在《穆桂英挂帥》中飾穆桂英。(傳大藝術供圖)
《多彩貴州風》演出場景。黃克翔攝
5月1日,大型民族歌舞節目“多彩貴州風”在台北登場;5月2日,兩岸小劇場藝術節開跑;5月10日,“高山青·皖臺情”文藝表演會將在嘉義縣番路鄉逐鹿社區舉行……近年來,大陸各地抓住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機遇,努力發揮人文資源優勢,全方位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如今,幾乎每天都有大陸的文藝精品在台灣南北各地登場,為台灣民眾帶來豐富多彩的文化藝術饗宴。
國家京劇院18次赴臺
壓箱戲讓大陸觀眾眼饞
“6天7場戲,我帶著老媽天天報到,天天獻花,實在太精彩了!” 説起國家京劇院的演出,任職于台灣媒體的王小姐掩飾不住內心的激動。對於台灣的京劇愛好者來説,4月他們著實過了一把戲癮。從15日到20日,由大陸當紅老生於魁智和梅派青衣李勝素領銜的國家京劇院在台北戲劇院上演了7場大戲,這也是國家京劇院1993年在臺首演以來,第十八次赴臺演出。
國家京劇院副院長于魁智在台北舉行的記者會上説,今年恰逢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0週年、“葉派”創始人葉盛蘭誕辰100週年及京劇大師李少春誕辰95週年。台北的演出是國家京劇院今年境外演出的首站,也是紀念及緬懷已故京劇大師延伸到境外的第一站。
這7場大戲包括眾星雲集的骨子老戲《群英會·借東風·燒戰船·華容道》《楊家將》《紅鬃烈馬》,梅派經典代表作《穆桂英挂帥》《霸王別姬》,程派經典《六月雪·探監》、武戲經典摺子戲《挑滑車》《女殺四門》,以及精彩紛呈的《名家名段清唱會》。其中有不少是“壓箱之作”,比如《楊家將》已有7年沒在北京上演,讓大陸觀眾都十分眼饞,李勝素透露,甚至有大陸戲迷乘機到台北來看演出。
這次演出可謂陣容強大,精銳盡出。國家京劇院方面有葉派小生江其虎、蕭派文醜郭岩、老旦張靜、楊派老生馬翔飛、文醜陳國森、架子花臉劉魁魁等,還特邀了北京京劇院馬派老生朱強,大連京劇院花臉楊赤、楊燕毅,上海京劇院大武生奚中路等著名演員加盟。眾多名角同臺飆戲,各種流派異彩紛呈,讓台灣戲迷大呼過癮。
值得一提的是,演出間隙,于魁智、李勝素和京劇資深藝術家鄭岩還在台北參加了“京劇藝術走進台灣”講座。
古琴、話劇、梆子戲
“北京周”掀起“北京熱”
4月24日晚,台北中山堂,琴音渺渺,茶香浮動,“高山流水”兩岸古琴藝術雅集在這裡登場,也為“2014兩岸城市文化互訪系列——北京周”揭開帷幕。
當晚的雅集以《共享》開篇,營造開門奉茶以禮待,高山流水覓知音的意境。在大陸古琴藝術家的悠悠琴聲中,台北知名茶人呂禮臻演繹了茶席之“動”與“靜”,一時之間,琴音茶香,連接古今,浸潤心靈。隨後,來自大陸的著名古琴藝術家王鵬與台灣古琴藝術家李孔元分別彈奏了《高山》《流水》,二人琴音相和,心意相通,體現同根琴緣的共同藝術追求與文化傳承。隨後的《樂動》《融合》兩個篇章,則展現了古琴與崑曲、大提琴、吉他、太極等藝術形式的不同對話,為觀眾帶來了一場多種藝術形式交織、美輪美奐的“新古典主義”饗宴。“琴者,境也。工琴如參禪,無論從哪方面入手,結果都是一個‘和’字,正與海峽兩岸有著共同的血脈,傳統文化根基相一致。以古琴這種形式進行交流,就是一次文化藝術的對話與融和。”王鵬介紹。
北京周活動源於2006年,那一年,北京市文化局、北京海峽兩岸民間交流促進會與台北市文化局等單位合作舉辦“兩岸城市藝術節——北京周、台北周”活動,首度開啟兩岸城市文化互訪交流的新模式。
今年北京周活動延續京派文化傳統,精選了突出時尚融合元素的文化精品赴臺,除了兩岸古琴藝術雅集,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還帶去了由任鳴執導,知名演員王勁松擔綱主演的劇目《燃燒的梵古》,其新銳的藝術主題、激情澎湃的現場表演,讓台灣觀眾低首心折。“馬到成功”跨界藝術展則將陶瓷雕塑、音樂藝術、書法繪畫與創意設計有機結合,體現“科技與文化”的融合創新。廣受讚譽的北京竹樂團則以《中華竹韻》,展示以“竹樂”為代表的中國風。北京市河北梆子劇團的《王寶釧》《忒拜城》兩個精品劇目,讓台灣觀眾領略不同戲曲的異樣魅力……從4月到5月,從台北、新北,到高雄、台南,“北京周”掀起了“北京熱”。
促進兩岸文化交流
臺方應該鬆綁法令
5月1日,大型民族歌舞精品佳作“多彩貴州風”在台北花博公園舞蝶館登場,精湛的演出,磅薄的氣勢,讓現場的台灣民眾真切感受了貴州濃郁的人文風情和不同民族間激蕩出的藝術火花。大陸文藝精品,深受島內民眾喜愛,很多人願意花錢走進劇場戲院觀看演出,但是受限于台灣的有關規定,大陸演員至今不能在台灣參加商業演出。也就是説,大陸的藝術團體到台灣,多為公益演出。
民進黨主政時,大陸藝人到台灣交流,經常被打回票。即使被許可入境,也還是有名目繁多的限制,如大陸藝人和工作人員在臺期間不得接受媒體採訪、參加座談會或發表談話等等;晚會不得召開新聞發佈會;晚會不可以公開售票,而只能公益贈票;台灣媒體不得對晚會進行前期報道;島內電視播放晚會時不得出現有大陸藝人的畫面,以至於當年大陸“超女”李宇春到台灣,變成“啞女”。
在輿論的壓力之下,在兩岸民眾的共同努力下,近年來,台灣方面逐步修正了法令,放寬了政策,但是時至今日,大陸演藝人士赴臺,台灣當局仍規定“不得從事營利行為”,也就是説,大陸演員在台灣依舊不能參加商業演出。相較于台灣演藝人員競相“西進”,在大陸大展身手,名利雙收,台灣當局的做法實在不合時宜。為此,大陸方面多次表示,希望台灣方面能夠採取進一步開放的措施,取消限制,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健康發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