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佈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6-17 15:22:41 | 來源: 新華網 |
資料圖
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17日公佈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當中涵蓋宗族口述傳説、粵劇、太平清醮、端午節、盂蘭勝會、舞火龍、傳統中醫藥文化和古琴製作技藝等480個項目。
康文署發言人表示,該署于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産普查,以蒐集研究資料和數據,用以編制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經過3年多的時間,整項普查工作于2013年年中完成。
普查工作小組就接近800個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産個案進行了廣泛研究和實地考察。由本地學者、專家和社區人士組成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諮詢委員會根據工作小組提交的調查結果,並於去年進行公眾諮詢,最終有480個項目獲政府確認。
發言人説,政府將根據普查結果和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産清單,在諮詢非遺咨委會意見後,制訂和加強保護措施,也會設立機制,以便定時更新清單項目和接受公眾人士提交建議。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公約》,非物質文化遺産包括5個類別,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媒介的語言;表演藝術;社會實踐、儀式及節慶活動;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以及傳統手工藝。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