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派武俠小説誕生60週年 民族情懷歷久彌新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6-24 10:31:36 | 來源: 中新社 |
今年是香港新派武俠小説誕生的60週年紀念,“新派武俠60週年論壇”于6月23日在香港舉辦,來自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作家和學者表示,新派武俠小説的英雄情結和民族大義情懷歷久彌新,具有久遠的吸引力,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新派武俠小説。
新派武俠小説誕生在1954年,時任香港《新晚報》總編輯羅孚建議該報的兩位編輯梁羽生和金庸創作新形式的武俠小説,梁羽生創作的第一部作品《龍虎鬥京華》,以及金庸的《書劍恩仇錄》隨即在報紙連載,受到了讀者的強烈反響,在當時的社會形成閱讀熱潮。
60年過去,以金庸和梁羽生為代表的新派武俠小説依然受到讀者的歡迎。香港《大公報》總編輯賈西平指出,新派武俠小説具有濃厚的愛國主義和英雄史觀,讀者可以從刀光劍影中獲得閱讀的快感,同時也了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傳統,這賦予了作品強大的生命力和久遠的吸引力。
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張浚生回憶自己閱讀新派武俠小説的經歷,表示第一次讀《笑傲江湖》時和幼時讀的七俠五義等舊派武俠小説感覺很不同,覺得“文筆清新”,所以他到香港後第一個拜訪的文人便是金庸。
擔任金庸身邊文字編輯長達20多年的李以建表示,金庸的武俠小説既吸收了現代的寫作手法,又借鑒了蒙太奇的電影形式。據他透露,金庸在創作小説的前三年每天看一部電影並寫一部影評,有1000多部電影的積澱。
新派武俠小説吸引了大量的海外華人,李以建指出,金庸等人在中國內地出生,始終有中華文化的情懷和底蘊,所以他們的創作自然而然貼近海外華人的心聲。
原《新晚報》總編輯羅孚的兒媳同時也是香港作家聯會副會長的周蜜蜜説,新派武俠小説已經成了香港文學最閃亮的一個部分,繼承了中國傳統文化,具有英雄情懷和民族大義,以及浪漫的文學境界和想像力,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新派武俠小説。(中新社香港6月23日電 (記者 李啟瑋)
新聞推薦
- 賴清德即將竄美“朝聖”,“台獨金孫”又要慷慨解囊!2025-07-18
- 飛行2.25億公里來到地球 這塊石頭被拍出530萬美元天價2025-07-18
- 免簽“朋友圈”又雙叒叕“+1” 出入境旅遊“説走就走”更便捷2025-07-18
- 四句話,讀懂這五年商務高品質發展2025-07-18
- 感悟抗戰史詩!160余位駐華外交官參觀抗戰勝利80週年主題展覽2025-07-18
- 團結才能共贏 攜手方可共進——中國以高水準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暖流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