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 中國現代曲棍球鼻祖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7-28 15:48:16 | 來源: 搜狐旅遊 |
達斡爾族 中國現代曲棍球鼻祖
居住在中國北方嫩江之濱的達斡爾族人民,很早就喜愛曲棍球運動。曲棍球是達斡爾族最喜愛的傳統體育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一直流傳在民間。達斡爾語稱曲棍球為"波列",稱曲棍為"波依闊"或"貝闊"。
由於冬季漫長寒冷,達斡爾族人民對被稱之為"波依闊"的體育運動情有獨鍾。曲棍是由當地山上生長的柞木制作。擊球部分長而扁,如同冰球桿。達斡爾族的曲棍球隊已經在國內和國際大賽中多次獲獎,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被稱為"曲棍球之鄉",達斡爾族地區成為中國現代曲棍球運動的發源地。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歷史溯源
據史書記載,我國古代遼王朝的契丹人最愛打曲棍球。遼代以前的唐、宋年間也頗盛行。中國古代曲棍球的先驅者姓名已經無法考證,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在距今一千多年前唐代初期,古代曲棍球運動就已經盛行了。現存大英博物館的一隻唐朝彩色花瓶和現存日本正倉院的一塊刺繡絲絹上,都繪有唐代兒童打曲棍球的圖案。
令人驚奇的是,當時打曲棍球的竟然都是女子,唐代宮詞上就載有"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之句。這裡説的步打球就是指曲棍球運動。當時的宮女到寒食節這一天,要到宮殿前表演曲棍球給皇帝看。
唐代的"步打球"和北宋的"步擊"遊戲,以及達斡爾族的波依闊,同現代曲棍球極為相似。"步打球"的形象,還可以從保存至今的兩條唐代花氈上見到(現保存在日本奈良東大寺佛殿西北的正倉院北倉內)。達斡爾族人民所用的球棍,形狀與唐代花氈上"步打球"所用的球棍相似,除長度、重量之外,也與現代曲棍球相似。
隨著時間的流逝,此項運動後來在我國其他各民族中基本消失,唯有在莫力達瓦被達斡爾族世代相傳下來,成為達斡爾族民間最為流行的體育運動。現在這種曲棍球競技運動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達斡爾族聚居區。當地人稱這種遊戲為"波依考",意思是"彎曲的棍"。他們把所用的球稱為"波列"。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