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受東莞臺企熱捧

為了幫助東莞臺企借助“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實現便利通關,黃埔海關駐長安辦事處聯合東莞臺商協會2日在東莞長安鎮召開政策宣講會,吸引了100多家台資企業代表參加。該系統受到東莞臺企熱捧。

 

根據《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2014年7月1日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正式上線後,實現了兩岸海關間原産地數據,包括原産地證書數據及出口報關單部分數據等的網絡實時傳輸,從此,ECFA原産地證書將擁有“電子身份證”。

 

這張“電子身份證”實現了電子數據的跨境傳輸,為企業節省了大量通關時間,大大提高了貨物的通關效率,通關結匯也將更加順暢,而以往紙質原産地證書資料傳達需“翻山過海”的做法也將慢慢退出歷史舞臺。

 

東莞是臺商在大陸最大聚集地,台資企業眾多。為了幫助台資企業借助該平臺實現便利通關,2日東莞海關部門與當地100多家臺企進行政策宣講活動,重點宣講了“兩岸海關電子信息交換系統”的主要功能、便利措施、申報要求和相關操作指引,並就對臺原産地證辦理等相關問題進行了現場答疑。

 

東莞臺商協會長安分會負責人耿乃良稱,以前,出口企業需要領取紙質原産地證,再通過郵寄方式送達台灣客戶,客戶拿到原産地證書原件後才能辦理貨物進口手續,享受相關稅率優惠,現在有了電子信息交換系統,大大節約了時間成本和物流費用。(中新網東莞7月2日電 (李映民 李純 林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