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國際時評:阻擊埃博拉的中國力量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8-13 10:13:26 | 來源: 新華網 |
新華網北京8月9日電(記者郝薇薇)世界衛生組織8日在日內瓦宣佈,埃博拉疫情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呼籲國際社會向西非疫區伸出援手。同一天,在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一架波音747—400貨機整裝待發,兩天后它將飛往埃博拉疫情最嚴重的西非三國,將80余噸中國醫療物資送給那裏最需要幫助的人。
一場始於西非的疫情,不到半年便成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地球村”的世界裏,人們從互通互融中獲得便利,也必須面對出現的種種挑戰。此次埃博拉疫情,“嚴重且反常”,全球攜手應對乃當務之急,而作為國際社會的重要一員,中國責無旁貸。
阻擊埃博拉 中國物資應急需
埃博拉疫情肆虐的西非諸國,擺脫長期衝突不久,公共衛生系統的脆弱加劇了疫情蔓延。繼4月向幾內亞、利比裡亞、塞拉利昂、幾內亞比紹四國各提供100萬元人民幣防控救治物資後,中國政府本月7日宣佈再向其中三國提供總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的緊急人道主義救援物資。中國所援物資,如醫用防護服、監護儀、噴霧器及相關藥品,皆是當地緊缺之物,且力爭第一時間送達,充分體現中國政府積極向受疫情影響國家提供援助的誠意。
阻擊埃博拉,中國醫生守一線
中國駐幾內亞醫療隊所在的中幾友好醫院接診了幾內亞境內的首位埃博拉患者。儘管該醫院的9名醫護人員受到了感染,其中6人已經去世,中國醫療隊隊員仍堅守崗位,不離不棄。在中國援利比裡亞醫療隊所在的利比裡亞首都醫院,埃及與美國的醫生都已全部撤離,而中國醫療隊隊員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仍在堅持接診。埃博拉肆虐至今,中國醫生的堅守為深受疾疫之苦的當地百姓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波堤”。
阻擊埃博拉,中國經驗可借鑒
從“非典”出現到應對H7N9禽流感,中國通過了一次次的疫情“大考”,積累了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豐富經驗。此次埃博拉疫情,中國在嚴防疫情進入同時,也願與他國分享抗疫經驗。世衛組織助理總幹事福田敬二認為,中國在公共衛生領域投入巨大,在疾病監控監測、信息傳遞等方面的投入收到顯著紅利,最終促成對H7N9禽流感疫情的快速全面反應,這是可適用於世界的經驗。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中國從世界的發展中汲取進步的動力,也樂於在他國遭遇困難之時回饋溫暖、貢獻力量。在人類共同抗擊災難的鬥爭中,中國貢獻受到世界矚目。
全球化的疫情,需要全世界的共同應對,阻擊埃博拉,中國在行動。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