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關帝廟為環保撤香爐 不燒香了
|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8-25 10:07:4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時報》圖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知名的關帝廟“行天宮”為環保,將撤離香爐供桌不再燒香,台灣各地的名廟獲悉後表示不會跟進,他們認為朝拜不燒香很奇怪,但也有寺廟表示不跟進也不鼓勵,一切隨緣。
燒不燒香 一切隨緣
台灣雲林縣的媽祖廟“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锝表示,朝天宮每年有700萬人次香客,燒金、點香是傳統古禮,“怎麼可能叫信徒不要燒金、燒香?人家來朝拜,不能叫人家不要燒香啦!”
蔡咏锝説,環保概念是很好,朝天宮之前也鼓勵民眾將3炷香改1炷香,空氣品質已經改善很多。他表示,宗教信仰有其禮儀,有人認為有虔誠的心就好,廟方不會叫人要燒香或不燒香,一切隨緣。
鮮花敬拜 與日俱增
台灣南投縣竹山紫南宮香火鼎盛,每年香客人數超過600萬人,負責人莊秋安表示,近年來,環保觀念普及,因此,鼓勵信眾以鮮花敬拜,取代燒香、金紙,而且,廟埕前民眾販賣的玉蘭花,有與日俱增趨勢。
不過,莊秋安也認為,燒香、金紙,是千年流傳的習俗,很難遽然改變,只能慢慢調整。
他説,紫南宮信眾中,年輕人佔很大比例,他們不燒香,而是買玉蘭花敬拜,拜完就把花放車上,返程時滿車馨香,身心都舒暢。
大甲鎮瀾宮表示,廟內參拜用香,多是還願信徒供應,且台灣宗教信仰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信徒參拜時,是否秉香或是攜帶供品,全由個人決定,宮廟不會做太多干涉。
超過百年曆史的屏東慈鳳宮終年香火鼎盛,董事長杜灴城直言,要信徒不要燒香、上供品,在南部根本不可能,他舉例,不少老一輩傳承下來的祭拜方式,有要求一次點香就要36支,金紙則要越燒越旺,強力禁止勢必會引起很大反彈。
新聞推薦
- 開放的中國:堅持開放合作 互利共贏2025-11-05
- 傳統文化生動“破圈”撬動消費澎湃活力2025-11-05
- 臺胞來大陸不但很便利,而且很安全2025-11-05
- 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座談會在上海舉行2025-11-05
- 2025年台灣美食文化嘉年華在天津市和平區舉辦2025-11-05
- 年度最大“超級月亮”來了!今晚記得抬頭看2025-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