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知名關帝廟為環保撤香爐 不燒香了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8-25 10:07:4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時報》圖
據台灣《中國時報》報道,台灣知名的關帝廟“行天宮”為環保,將撤離香爐供桌不再燒香,台灣各地的名廟獲悉後表示不會跟進,他們認為朝拜不燒香很奇怪,但也有寺廟表示不跟進也不鼓勵,一切隨緣。
燒不燒香 一切隨緣
台灣雲林縣的媽祖廟“北港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锝表示,朝天宮每年有700萬人次香客,燒金、點香是傳統古禮,“怎麼可能叫信徒不要燒金、燒香?人家來朝拜,不能叫人家不要燒香啦!”
蔡咏锝説,環保概念是很好,朝天宮之前也鼓勵民眾將3炷香改1炷香,空氣品質已經改善很多。他表示,宗教信仰有其禮儀,有人認為有虔誠的心就好,廟方不會叫人要燒香或不燒香,一切隨緣。
鮮花敬拜 與日俱增
台灣南投縣竹山紫南宮香火鼎盛,每年香客人數超過600萬人,負責人莊秋安表示,近年來,環保觀念普及,因此,鼓勵信眾以鮮花敬拜,取代燒香、金紙,而且,廟埕前民眾販賣的玉蘭花,有與日俱增趨勢。
不過,莊秋安也認為,燒香、金紙,是千年流傳的習俗,很難遽然改變,只能慢慢調整。
他説,紫南宮信眾中,年輕人佔很大比例,他們不燒香,而是買玉蘭花敬拜,拜完就把花放車上,返程時滿車馨香,身心都舒暢。
大甲鎮瀾宮表示,廟內參拜用香,多是還願信徒供應,且台灣宗教信仰最大的特色就是“自由”,信徒參拜時,是否秉香或是攜帶供品,全由個人決定,宮廟不會做太多干涉。
超過百年曆史的屏東慈鳳宮終年香火鼎盛,董事長杜灴城直言,要信徒不要燒香、上供品,在南部根本不可能,他舉例,不少老一輩傳承下來的祭拜方式,有要求一次點香就要36支,金紙則要越燒越旺,強力禁止勢必會引起很大反彈。
新聞推薦
- 兩岸“春帆共濟”,青年“同心築夢”!湖裏區成立首個臺青就業創業基地服務聯盟2025-02-21
- 外國智庫專家:美國新一輪關稅戰衝擊全球經濟2025-02-21
- 市場監管總局在助力兩岸融合發展方面有哪些舉措?一文了解→2025-02-21
- 《七子之歌》新一代傳唱人龍紫嵐:我要用歌聲講好澳門故事2025-02-21
- 潘賢掌出席全國臺企聯新春聯誼活動暨福州臺協換屆系列活動2025-02-21
- 臺商紮根福州、投資福州的決心信心始終未變2025-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