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源申:見證粵港發展30年 增添中國慈善正能量

杜源申:見證粵港發展30年增添中國慈善正能量

 

杜源申的慈善事業

 

四年倫敦工作經驗並取得英國特許會計師公會會員的專業資格,1978年加入普華永道,杜源申是眾人眼中典型的香港精英。1985年他獲調派往普華永道廣州辦事處從事商業諮詢服務,在相對落後的廣州從頭開始,“在旁人看來或許很傻,”杜源申卻從此在這片土地上扎了根。

 

從普華永道專業會計師、首席合夥人到現在偉博兒童基金會發起人,杜源申經歷了粵港近30年風雨變遷,體驗了豐富多元的精彩人生,也為中國慈善正能量加油奮進。

 

從香港到廣州:迎接挑戰 見證發展

 

1985年,杜源申留學歸來並在香港工作,對他來説,將來去哪其實並沒有明確的打算,一顆不安分的心促使他嘗試不同的工作環境。普華永道廣州辦事處剛剛成立,恰好缺一位地區經理,他便申請了這一職位。

 

在來到廣州以前,杜源申所在公司還沒有人去內地工作過,他也笑稱“去之前對廣州一無所知”。大多數人對於杜源申的“主動請纓”也感到費解,當然也就沒有太多人競爭這個職位,説到這個改變一生的“機緣巧合”,杜源申十分謙虛幽默:“我問老闆:我可以去嗎?他就很高興啦,還有個‘傻瓜’自願想過去。”當然,不走尋常路並不意味著真的是“傻瓜”,正是當年他勇於迎接挑戰,才有了之後的故事。

 

最初在廣州生活,杜源申也遭遇了一些不便,停電是稀鬆平常的事;基本生活用品匱乏,連洗髮水、肥皂都是從香港帶到廣州;通訊狀況很落後,想要通電話還得排隊,常常一等就是很久;出行也不再像香港,遍地都是“的士”可搭乘。於是杜源申便買了輛自行車,“我騎自行車去見客戶”

 

鄧小平提出“先行先試”, 廣東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一開始在華投資的主要是外國企業,包括一些香港企業。他説,中國內地的發展變遷就很能在其客戶構成的變化中得以體現:最初的客戶大多來自三資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商獨資經營企業三類外商投資企業),像保潔P&G等等。但隨著改革開放進一步深化、中國經濟持續發展,國企開始上市,中國內地企業開始蓬勃發展;我們的客戶也逐漸從外企向國營企業轉移。再過十年以後,可以看到,民營企業開始發展壯大,它們的融資、上市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並逐步向海外市場投資。作為會計師,杜源申見證了廣東經濟發展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路途。

 

從普華永道到餐飲藝術:體驗精彩人生

 

專業會計師、普華永道的合夥人、特色餐廳老闆、畫廊經理人、話劇編劇等等,可能很難想像這些身份集于一人之身,被問及如何評價自己如此多元的履歷,杜源申十分謙虛地笑説:“我不能説我哪方面特別好。”從事專業會計諮詢給了他許多機會,從某種程度上説,杜源申這麼多身份也源於其在普華永道與各種各樣客戶的接觸。

 

這麼多年來杜源申一直樂於嘗試不同的事物,從最初的服裝生意、零售店,到後來涉足餐飲業與藝術,“也許是個性使然。” 這些經歷也最終對杜源申在普華永道的會計諮詢工作都有所幫助——做財務顧問,必須能夠為不同客戶提供個性化服務,必須能夠與他們深入聊天,而不是停留于書面的、理論的、或是泛泛而談的建議——因為親身實踐過因而更加專業,能夠更好服務客戶。

 

儘管涉獵甚廣,杜源申在各個領域都都顯得遊刃有餘,而訣竅就在時間管理:“合理安排好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杜源申對每一件事情都像對待自己的客戶一樣一絲不茍,興趣與態度的結合賦予他多元多彩的人生體驗。

 

慈善基金會:幫助兒童 增添中國正能量

 

現在,雖然杜源申已經退休,卻活躍在慈善的第一線,他是廣州市偉博兒童福利基金會的發起人。目前,一些慈善機構缺乏足夠公信力導致人們對慈善工作信心缺失;但另一方面,“社會上人們其實有想要做慈善的善心,希望去幫助別人,但是他們不知道去哪個機構,”當下的“郭美美事件”也許更增添了慈善亂象,“現在中國慈善有太多負面的東西,人們會問‘我們捐的錢去哪啦?’”因此杜源申決定利用其個人資源與人際網絡,為有心慈善的人們提供一個行善的渠道,為中國慈善增添正能量。

 

基金會與廣州多個區政府展開了良好的合作,“他們非常支持我們去幫助一些兒童,也希望我們合作共同推進其他項目。”基金會項目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是短期捐助傷殘的醫院病童:通過傳媒渠道基金會收到需要幫助的病童案例,由基金會派員工對其進行評估,最終救助符合要求的兒童。對此杜源申強調提供“點對點的捐助”,不通過任何仲介,確保善款最終落實到受益人手中。二是致力於兒童發展的長期捐助,例如數月前基金會的“小小藝術家”活動,旨在教授有天分的困難家庭兒童唱歌、跳舞、繪畫,“因為他們家庭條件可能不允許他們得到良好的藝術教育。”考慮到一般教師並沒有從事藝術行業的實際經驗,杜源申的基金會安排專業歌手、畫家進行教授,併為孩子們提供職業指導——通過交流與溝通告訴他們從事這些藝術行業是怎樣一番體驗。

 

杜源申堅持自己的慈善道路,並得到了家庭的全力支持。他也相信,每個人身上的一點一滴,都將匯聚成中國慈善工作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