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劣質油事件:道歉之外

台灣劣質油事件爆發10天來可以説天天都有新發展,尤其是遭波及的廠牌商家一天天增加,早已經突破1000家廠商中招,對台灣食品産業的衝擊可以説是近年來最嚴重的一次。這是因為過去的同類事件大都是在台灣內部延燒,受傷害的廠家和消費者幾乎都是自己人,吵一段時間也就銷聲匿跡了。

 

可是這一次的事件牽連的範圍實在太廣,直到現在都還在延燒當中,再者就是範圍居然擴及陸港臺三地,而且香港警方和食品衛生管理單位已經動起來查察香港境內的不法廠商,難保下周大陸方面也會有廠商涉及不法而引發大陸方面的全面搜查和食品下架。如果事件真的是朝此方向演變,那還真是創下歷史新頁,真正顯現出陸港臺兩岸三地之間民生生活的密切關係。

 

這次事件突然在中秋節前夕爆發,同時還牽連出許多品牌信譽良好的廠商,這讓幾乎是所有的消費者都無法倖免,連吃一包再簡單不過的泡面都會中招;有些消費者就是不放心食品安全而寧可花大錢買高檔食品來吃,結果也一樣可能中招。在這種惶恐不安中,消費者內心裏的怒氣是可以理解的。所以在上週五的“立法院”會中,不分黨派的“立法委員”幾乎對“行政院”同聲譴責,迫使“行政院長”江宜樺當場道歉,由此可見民怨之大。

 

嚴格地説,這次事件的發生確實是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出現漏洞,在管理流程中,部門與部門之間的聯繫出了很大的問題。如果把食品安全管理整體程式看成是一條鏈子的話,那麼問題就是出在環節之間各管各的,大家在各自範圍內可能做得很努力,但上游不知中游,中游不理解下游,下游更是不知道中上游是怎麼回事,結果一齣事整條鏈子全都出事了。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臺當局“食藥署長”的發言,他站在食品檢驗立場的角度所説的話,聽在下游廠商和消費者的耳裏,那簡直就是“何不食肉糜”的現代版。可是站在化學檢驗的立場,他可能沒錯,但對醫學界來説這簡直就是“專業文盲”。結果搞得大家都覺得自己很受傷。

 

現在亡羊補牢的工作還是需要臺當局來做,畢竟公權力才能進行整條食安鏈條的整合工作。雖然臺當局不可能是萬能的,但整合管理本來就是臺當局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