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看好香港領頭人民幣離岸中心地位

近期以來,中國在境外設立離岸人民幣相關業務的速度和規模不斷加快,香港金融界多名人士15日表示,看好香港繼續鞏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其他國家和地區可以借鑒香港在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的經驗。

 

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與財資市場公會合辦的“2014財資市場高峰會”15日在香港舉行,共有超過350名來自不同地區的監管機構代表、政府官員、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的專業人士出席討論。

 

中國銀行11日發佈的今年二季度人民幣使用報告顯示,在全球外匯交易量較一季度明顯下降時,人民幣外匯交易量佔全球外匯交易量的比重卻繼續提升,二季度約為3.67%。

 

在歐洲地區,英國、法國、德國和盧森堡等國家人民幣業務繼續保持快速增長。12日,經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改委批准,國家開發銀行赴倫敦成功發行20億元人民幣債券,這是首只登陸倫敦市場的中國準主權人民幣債券。

 

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兼投資管理部投資主管陳少平表示,香港積累了豐富的離岸人民幣經驗,對中國市場更為了解,加上時區等有利因素,香港和倫敦兩地可以合作,幫助倫敦提供産品服務諮詢,尤其是在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機制)等方面的經驗。

 

在亞洲,新加坡和韓國在6月末的人民幣存款餘額也雙雙創下歷史新高。渣打銀行的調查數據顯示,今年4月至8月,新加坡的人民幣支付錄得13%的增長。中國央行7月與韓國銀行簽署了在首爾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並指定了中國交通銀行作為人民幣業務清算行。

 

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國際業務部副總經理付之琳表示,香港離岸人民幣整體業務發展成熟,處於世界的第一集團,香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處於中心地位,能夠更多為包括韓國在內的其他地方提供更多産品。

 

中國人民銀行在2013年3月與新加坡將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由1500億元擴大至3000億元,僅次於香港的4000億元和韓國的3600億元。星展集團財資及市場部主管伍維洪指出,在流動性,市場規模等方面香港仍然是龍頭地位,很多離岸人民幣交易雖然在新加坡進行,但資金會流回香港做風險管理等,人民幣在東南亞有很大需求,但不會改變香港的中心地位。

 

截至2013年底,中國人民銀行已與23個國家和地區的貨幣當局簽署貨幣互換協議,總規模為2.57萬億元人民幣。

 

中國證監會證券基金機構監管副主任徐浩表示,香港作為中國經濟的橋頭堡,具有獨特的優勢,香港積極投入發展離岸人民幣市場,在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香港需配合內地發展,提供相關的産品及服務。

 

當前,香港仍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表示,過去五年香港在發展為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穩佔全球鰲頭,香港截至今年6月底包括存款證在內的人民幣存款餘額已達1.1萬億元人民幣,較2010年6月增加約11倍,而今年上半年經香港銀行處理的人民幣貿易結算交易為2.9萬億元。

 

陳德霖總結稱,香港成功打造全球離岸人民幣中心的三項要訣,即為“政策空間、基建、以及人才産品”,香港具備有利條件,可把握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時代所帶來的機遇,並在其中發揮積極作用。

 

陳德霖指出,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香港與內地在貿易、投資、金融領域有不可取代的聯繫和優勢,人民幣國際化剛剛起步,香港在集中精力深化自身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同時,未來可攜手其他金融中心,共同推動離岸人民幣業務乘風破浪,做大市場,達致雙贏。(中新社香港9月15日電 (記者 李啟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