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紀念九一八事變:中國人豈能不保釣?
編輯: 李思媛 | 時間: 2014-09-18 15:24:45 | 來源: 京華時報 |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3週年紀念日。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回憶“九一八事變”與日本侵略中國的前前後後,並指出,有“九一八事變”為鑒,再看日本在釣魚臺,兩岸中國人豈能不團結保釣!
全文摘編如下:
日本關東軍于1931年9月18日傍晚炸毀瀋陽附近的一小段鐵路,將3具身穿東北軍士兵制服的中國人屍體放在現場,指控東北軍破壞鐵路,並進攻東北軍北大營和瀋陽城,史稱九一八事變。
此後日本軍部主戰派地位上升,日本國會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權力下降,中日矛盾激化,日本全面侵華。東北軍及國民政府對此採取不抵抗政策。
張學良在戰後曾解釋:“當時我沒想到日軍會蠻幹,我覺得日本是要以軍事行動來挑撥我們,因此我下令不要抵抗。我希望和平解決這個事件。”據張學良部下洪鈁回憶事變發生前的1931年8月16日,蔣介石曾致電張學良:“無論日本軍隊如何尋釁,我方應不抵抗,力避衝突。”
由於東北軍不抵抗,國民政府袖手旁觀,日軍軟土深掘,得寸進尺,隨後發動了侵佔中國東北的戰爭,以1萬餘人進攻有14萬人的東北軍,並在短短半年內佔領東北三省,成立滿洲國。9月18日被視為國恥日,張學良落下了“不抵抗將軍”的評價。
瀋陽從1995年始,每年9月18日晚上鳴響防空警報3分鐘,以警示民眾勿忘國恥。目前,已有哈爾濱、長春、昆明、合肥、杭州、烏魯木齊、南昌、齊齊哈爾、金華、本溪、太原、西安等百餘座城市選在每年9月18日進行防空警報鳴放。有“九一八事變”為鑒,再看日本在釣魚臺,兩岸中國人豈能不團結保釣!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習近平復信中國丹麥商會負責人2025-05-15
- 外交部:中方決定不同意台灣地區參加今年世衛大會2025-05-15
- 國防部:賴清德歪曲二戰歷史 背叛民族令人不齒2025-05-15
- 2025海峽兩岸新媒體産業發展研討會在滬舉行2025-05-15
- 首個太空計算衛星星座成功入軌 中國星座點亮“AI”星雲2025-05-15
- 三支侵華日軍細菌戰部隊成員信息文件公開展示2025-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