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仿佛走進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4-09-25 15:12:1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波隆!”參加2014年兩岸媒體海南行活動的20位台灣媒體記者,24日走進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甘什嶺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黎族阿哥豎著大拇指用黎語熱情問好。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是海南重要少數民族黎族、苗族民眾的主要聚居地之一。2012年,檳榔谷原生態黎苗文化旅遊區成為海南“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示範項目”。
景區內,大型原生態黎苗文化實景演出正在舉行。觀看了《織黎錦》、《舂米》、《黎族服裝秀》、《竹竿舞》等演出後,台灣中華日報社社長莊松旺感慨瓊臺少數民族生活情形的相似性,“仿佛走進了台灣原住民文化園區”。
苗族姑娘們身著百褶短裙,扎綁小腿,項上佩戴著粗大的銀環,高聲唱著迎賓之歌。姑娘們走下舞臺,俏皮地對台灣記者“捏耳朵”表示歡迎,“捏得越痛,愛得越深”。台灣記者也入鄉隨俗,捏苗族姑娘的耳朵歡樂互動。
“與黎族同胞一樣,台灣的原住民也紋面紋身、織錦,他們的生産生活用具、飲食文化相似,還都愛嚼檳榔!”台灣警察廣播電臺高雄臺主持人兼特派記者林舜平笑道。
今年1月,由台灣少數民族同胞投資建設的台灣民俗精品館、台灣美食館進駐檳榔谷景區,吸引不少遊客。台灣記者們在美食館品嘗了芒果珍珠奶茶等風味小吃後,不禁點讚稱“地道”。
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表示,海南與台灣地理位置相近,在血緣、文化、經濟等諸多方面有著密切聯繫。經過兩岸專家學者考證,兩島少數民族同胞有著共同的祖先,都是中國南方古越先民的後裔。十多年來,瓊臺兩地少數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十分頻繁。海南保亭的地方民族節日“嬉水節”已逐漸成為瓊臺少數民族共同的節日,每年都吸引大量台灣阿美族、泰雅族、排灣族、布農族等少數民族部落前來省親。海南的少數民族也多次應邀前往台灣參訪。
2011年6月,國務院臺辦批准在海南保亭建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這也是唯一以少數民族交流為特色的基地。改變交流基地受到兩岸各界的廣泛關注,前來保亭參觀考察的台灣同胞不斷增加。據統計,去年該景區接待逾兩萬名台灣遊客,並有多個訪問團到訪。(完)
新聞推薦
- 2025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在北京開幕2025-09-11
- 黃岩島是中國固有領土 中方不接受菲律賓所謂的“抗議”2025-09-11
- 國家林草局公佈黃岩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面積、範圍和功能分區2025-09-11
- 第十二屆北京香山論壇將於9月17日至19日舉行2025-09-11
- 央視快評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斷注入新動力2025-09-11
- 2024年中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發明專利授權量已經達到50萬件 位居全球第一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