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能源貿易 人民幣結算困難不小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4-09-09 10:03:26 | 來源: 廣州日報 |
圖為天然氣地下儲氣設備壓力錶。(圖片來源:新華社/路透)
中國能源國際合作論壇日前在中國人民大學落幕,現場發佈的《中國能源國際合作報告》指出,2013年中國能源自給率保持在91.4%的高位。也就是説,當年我國的能源對外依存度只有8.6%。
中國能源消費
以自我供應為主
《報告》指出,國外研究者較易忽略中國的高能源自給率,經常將中國能源對外依存度混同於中國原油對外依存度。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基於石油在全球能源格局中的權重地位及學術界由此形成的描述習慣;中國能源結構不合理性,即煤炭比重約佔70%,而煤炭又是高碳能。中國人大國際能源戰略研究中心主任許勤華認為,國外所謂的“中國能源威脅論”不成立,中國能源消費依然以自我供應為主。
中俄能源合作
機遇與風險並存
中俄5月簽署鉅額天然氣貿易大單。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所長馮玉軍認為,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經過10多年發展已經取得非常大的成績,現在有很多機遇,但一定要注意到風險。
第一,中俄簽署的協議能否切實落實?包括去年簽署的向中國每年增供1500萬噸原油項目,但俄羅斯石油公司面臨窘境、能不能順利進行新油田的開發?
第二,亞馬爾天然氣項目能否順利推進,以保證每年向中國供應300萬噸液化天然氣的承諾?
第三,中俄通過人民幣結算原油貿易、天然氣貿易,在目前國際金融體系之下操作難度很大,而且也需要時間建立相應的機制。(于夢江)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關稅高企 捷豹路虎暫停對美出口2025-04-07
- 從雙向奔赴到同向而行 外資來粵何以“不見外”?2025-04-07
- 珠海深度遊+香港無縫中轉 “經珠港飛”首航團啟程2025-04-07
- 乙巳(2025)年清明海峽兩岸共祭軒轅黃帝典禮在縉雲舉行2025-04-07
- “文化的血脈始終將我們緊密相連”2025-04-07
- 一條漫漫“回家路”,他們走了40年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