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小衡:融合“海絲”,“海交會”將為兩岸經貿交流創造更多機遇

5月18日,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暨第十七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將在福州舉辦。與往年相比,今年的“5·18海交會”融合了“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內容進一步豐富。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認為,“海交會”這一兩岸經貿交流的重要平臺融合“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元素,一方面有利於兩岸經貿交流相關舉措的落實,另一方面,也將為在閩臺商和有意赴大陸創業、發展的台灣青年創造更多的發展機遇。

 

融合“海絲”新元素,“海交會”平臺再提升

 

自1999年以來,“海峽兩岸經貿交易會”(簡稱“海交會”)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六屆。今年的第十七屆“海交會”除了融合“首屆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博覽會”這一新亮點外,還將同期舉辦“亞洲合作對話——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亞洲工商大會”,恰逢國家“一帶一路”戰略規劃把福建定位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福建自貿區福州片區掛牌成立,今年的“海交會”平臺比往年再度擴大,吸引了兩岸各界的關注。

 

南開大學台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認為,作為兩岸經貿交流的盛會、兩岸商家吸納全球資金、攜手走向國際的金字招牌,“海交會”的提升非常重要。“一帶一路”是我國最近幾年提出來的一個最重要發展戰略,也是重要的對外開放戰略。未來若干年內,中國大陸的對外開放將會圍繞著“一帶一路”戰略來推展,再加上福建自貿區掛牌成立,包括福建在內的海西地區將獲得巨大的發展動力。“特別是廈漳泉一帶,它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對福建經濟也好,對海西地區也好,都有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曹小衡説。

 

“海交會”提升將進一步密切兩岸經貿交流

 

曹小衡指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而已正式掛牌的福建自貿區是我國未來對外開放非常重要的政策試點區域,除了提升海西地區經濟發展動能之外,相關優惠政策的出臺和實行也將為兩岸經貿交流具體措施的落實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今年的“5·18海交會”融合了這兩大新元素,自身促進兩岸經貿交流的平臺效果也將獲得重要的提升。“從08年以來,兩岸簽署了21項協議,還有服貿協議、貨貿協議,如何落實這些協議、密切海峽兩岸交往,‘5·18’是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曹小衡説。

 

“海交會”通路拓展,將為台灣青年帶來更多機遇

 

曹小衡表示,“一帶一路”戰略推進、福建自貿區掛牌、“海交會”進一步提升,對於台資企業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機遇。

 

第一,在福建的台資企業,除了通過提升後的“海交會”平臺向大陸拓展業務以外,還可以進一步向東南亞、歐洲,甚至中亞地區拓展經營範圍。

 

第二,對臺商的品牌打造來講,融合了“一帶一路”“福建自貿區”等元素的“海交會”將提供更多通路、渠道。“它可以開拓一個更大的市場,在這樣一種國家的大戰略平臺上面,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而且更加方便地進出。”曹小衡強調,這樣的優勢,對在閩臺商建立自己的品牌、擴大市場範圍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曹小衡説,目前兩岸交流的渠道已經越來越暢通,包括人流、物流、信息流,這也將給有意赴大陸發展、創業的青年人帶來更多的機會,而能否讓更多的台灣民眾了解“海交會”,了解“一帶一路”,了解“福建自貿區”就顯得尤為重要。“關鍵還是要讓更多的台灣老百姓,台灣的青年,台灣的企業家,知道這個事,大家來走一走看一看。資金、人員、生産要素的流動放開以後,這種交往、融合自然會創造更多的商機。”(海峽之聲網5月7日 記者 王毅海 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