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等國專家學者在港參加絲路能源論壇

新華網香港1月24日電(記者林甦)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24日在港舉辦“中美對話(七)——絲路能源論壇”。來自中、美兩國的近20位專家和學者,以及印尼、日本的能源專家,圍繞亞洲能源安全新形勢、能源新格局下的多邊合作,以及國際油價與地緣政治關係等議題展開交流。

 

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何志平在發言中表示,此次中美對話以“亞洲能源安全合作:機遇與挑戰”為主題,正是要檢視亞太地區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如何建立一個更為緊密的外交、戰略和經濟合作機制,以維護共同的能源安全利益,進而為亞洲能源消費國在世界能源秩序中爭取話語權。

 

論壇上還探討設立能源發展基金。何志平表示,該基金將打造各方參與的融資平臺,與主權基金形成戰略互補,同時大力吸引外國資金以壯大基金實力。

 

油價下跌原因及未來走勢,是與會者探討的另一個重要話題。許多學者都認為這與全球原油供求狀況、新能源的運用以及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密切相關。

 

以美國能源安全委員會創始人羅伯特·麥克法蘭為代表的部分美國學者指出,在全球原油定價權上舉足輕重的沙特,面對油價下降時並未減産,其主要目的還是針對地區安全形勢的考慮。一方面沙特擁有足夠的財政儲備,油價下降不至於傷筋動骨;另一方面可借低油價衝擊其地區戰略對手。

 

對於油價未來走勢,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院長孫賢勝等學者指出,今年上半年,油價走低的態勢或還將維持,第三季度可望有所反彈。同時鋻於原油公司的成本考量,國際原油價格劇降可能性不大,仍將維持在50-60美元的價格水準上。

 

自2010年起,中華能源基金委員會已先後在香港和華盛頓舉辦了七次“中美對話”研討會,邀請兩國的頂尖專家學者,探討包括能源、經濟、政治、文化等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