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低價原奶壓境 2015年中國乳製品恐迎來“降價年”
編輯: 陳豪 | 時間: 2015-01-04 17:11:13 | 來源: 新華網 |
原標題:國際低價原奶壓境 2015年中國乳製品恐迎來“降價年”
新華網南寧1月4日電(記者何豐倫)記者近日在西南省區乳業市場行銷會議上採訪了解到,隨著國際國內奶價之間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大型乳企正計劃加大國外原奶使用量,可能引發新一輪國內本地原奶“降價潮”。
西南乳業行銷協會副會長高波分析認為,從全球市場上看,2014年以來,中國、印度、中東等國家和地區受宏觀經濟影響,對乳製品需求量下降,且歐美國家對乳製品的需求持續低迷,導致2013年過度擴張的新西蘭、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的乳製品面臨著“産能過剩”。
來自全球乳製品企業的採購數據顯示,全球奶價自2014年3月開始就持續下跌。全球奶源主要供應地新西蘭、歐盟的原奶價格跌幅已經達30%-40%。
原奶價格下跌直接導致主要奶源國調低了對市場的預期。廣西乳業行銷協會副秘書長曾輝介紹,2014年12月上旬,佔全球乳品貿易三分之一的新西蘭恒天然下調其對2015年産奶季原奶價格的預期,將每公斤牛奶幹物質的價格從5.30新西蘭元下調到4.70新西蘭元,這個價格只有2014年5月的一半,同時也創下2007年後的新低。這一次調價對於已經低迷的國際乳業無疑是雪上加霜。
國內牧場擴張速度在低迷的市場需求面前同樣令人擔憂。2013年是國內牧場快速擴張、原奶供應量飆升的一年。但2014年上半年開始原奶價格和乳製品價格都在持續回落。農業部監測數據表明,2014年最後兩周內,全國生鮮乳主産區的平均價格為3.81元/公斤,較年初均價下跌了9%,創下14個月以來的最低位。
天運證券投資分析師郭富林比較指出,即便是降價之後,國內奶粉生産企業每噸乳粉成本價仍比進口乳粉高1-2萬元。目前國內大型乳企處於“去庫存化”階段,中小奶粉生産企業則基本停産。
歲末年初正是各地乳企與養殖場進行原奶收購價談判的階段,但廣東、廣西、湖南等地的乳企面對部分養殖場開出“降價3%”的條件,並未立即還價。廣東奶業協會會長陳三有説:“這意味著乳企很可能不願意繼續收奶。”
廣西乳業協會副會長何振亞分析指出:2013年珠三角地區原奶收購價為5300元/噸,2014年上半年由於奶荒一下子飆升到6040元/噸。2015年乳企的目標是原奶收購價恢復到2013年水準甚至更低,但養殖場認為虧本。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隨著全球奶源價格下跌,加上中澳自由貿易區協議的簽訂,以及歐盟優質奶源進入衝擊,2015年我國乳製品很可能會迎來“降價年”,國內乳製品企業將面臨“優勝劣汰”的市場形勢。
相關新聞
新聞推薦
- 25萬人上凱道發聲!馬英九勸賴清德“好自為之”被6.6萬人點讚2025-04-27
- 稅惠宣傳進企業 精準服務促發展——瀋陽市舉辦“臺港澳企業稅務政策解讀會暨臺港澳企業家座談會”活動2025-04-27
- 漢臺青年東湖高新企業行:解碼AI新圖景,共探發展新機遇2025-04-27
- 平樂榕津第十屆媽祖文化旅遊節在廣西桂林市平樂縣張家鎮榕津村開幕2025-04-27
- 台北、桃園、台東雲南同鄉會騰衝開啟尋親之旅2025-04-27
- 桃花源裏 青春共旅——“相約桃花源·攜手向未來”2025年兩岸青年交流研學營側記2025-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