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企整並背後的隱憂
編輯: 左妍冰 | 時間: 2015-10-23 10:33:03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商報》發表題為《臺企整並背後的隱憂》文章稱,臺企的整並背後折射出台灣經濟在市場開拓、新興市場佈局、技術研發、産品創新到人才儲備、成本壓力等方面種種弊病,都是台灣上下無法逃避的現實。全文摘編如下:
通常來説,企業之間的整合、並購無非是兩種,一種是各取所需、優勢互補,達成強強聯合提高競爭力;另外一種則是弱肉強食、無奈“投誠”,最後成為幾足鼎立的競爭局面。對經濟體的産業格局來説,在關鍵時期抓住整並潮的機遇,不但能抵擋産業洗牌的衝擊,更能在未來競爭中佔據體量優勢。當下的台灣就正面臨這樣的關鍵窗口,已經掀起一波整並大潮。電子業部分,IC設計大企聯發科收購立錡、半導體封裝大廠日月光入股同業硅品、連接器廠宏致收購維翰實業、微波高頻元件設計製造廠升達科技並購利匯科技;台灣金融業同樣不甘落後,台灣人壽正式下嫁中信金控、元大金控則並購大眾銀行,另外,開發金也啟動並購安泰銀操作。
臺電子業優勢漸失
平心而論,臺企間的種種整並確實可以增加互補性,也可提高競爭門檻與佈局新市場的重要策略。如果這一波整並能成功進而擴大市場,將有希望拉動台灣的經濟增長。不過,與主動聯盟擴大市場佔有率來增強競爭力不同的是,上述的大多案例的整並是被動甚至被逼的。聯發科面臨大陸展訊、小米來勢洶洶的衝擊,生存空間恐遭壓縮,在3G市場上,聯發科被小米完敗,晶片出貨下修、凈利腰斬就是最好的説明。而日月光入股硅品,更多的是來自島外同業的競爭壓力,尤其是大陸企業崛起迅速,豪威、Marvell和超微都成為陸企囊中物,半導體産業的競爭足以讓島內企業心驚肉顫,即便是龍頭臺積電近來也面臨營收和凈利下滑的嚴峻挑戰。
從臺企被動式的整並可以看出,昔日四小龍之首的台灣,産業優勢日益消弭,個別領域甚至被趕超,或許這才是最為關鍵。以台灣唯一還能拿出手的電子業為例,最近10年發展緩慢甚至停滯,一方面,韓國、大陸等直接競爭對手,通過政府扶持,將以往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做大做強,這些閃電突起的企業正在侵蝕台灣的優勢;另一方面,台灣以往有著完整産業鏈優勢,但企業創新、研發步履蹣跚,加上人才出走和法規限制,市場開拓難有建樹,正面臨各個被擊破的嚴峻挑戰。
臺企壯大缺乏內外動力
更為重要的是,台灣缺乏良好的營商環境,臺企面臨活水進不來,企業出不去的尷尬境地。以金融業為例,當局擁有控制權的銀行,佔台灣銀行業資産的一半。一方面,銀行業的整並缺乏當局的積極推動,即便可以整並,但公股又面臨無預算參與增資導致整並擱置。另一方面,金融業的法規甚嚴,陸資、外資參股的審查或許可以理解,就連島內銀行間的相互參股每次都能引發爭議,導致金融機構永遠停留在島內“耕耘”,即便西進大陸也面臨盈虧問題,與大陸工行、建行以及世界上的金融大鱷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事實上,臺企的整並背後折射出台灣經濟在市場開拓、新興市場佈局、技術研發、産品創新到人才儲備、成本壓力等方面種種弊病,都是台灣上下無法逃避的現實。科技業的整並或許能在短期內抵禦外部競爭,但如果無法自我壯大,增強核心競爭力,面對外界龐然大企,島內企業再整並恐也難以抗衡。另外,台灣過度重視貿易而忽略其他面向,導致台灣經濟押寶在電子科技産業,而一旦外部市場收縮,往往不是衝擊個別企業,而是過半的台灣江山。
同時,台灣無法抓住區域合作的大流,令貿易更為脆弱,産業優勢難以凸顯。如果這種局面無法改變,台灣經濟的抗風險能力會越來越小,臺企的競爭力也會越來越遭到衝擊,而這種趨勢,恐非整並能扭轉的。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