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戲劇節主席:烏鎮有了戲劇節或出現第二個木心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0-23 17:29:16 | 來源: 新京報 |
烏鎮戲劇節每年都會有不少來自國外的表演藝術團隊在水鄉的街巷表演。 圖/CFP
許多青年藝術團體也會在戲劇節期間進行露天演出。
陳向宏
烏鎮戲劇節主席、發起人、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在國內早已名聲大噪的烏鎮,因2013年開始的戲劇節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今年戲劇節上周如約而至,在白墻青瓦間,烏鎮戲劇節主席、發起人、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向新京報記者講述了他的烏鎮文藝夢。如今,隨著戲劇節的舉辦,這個夢變得觸手可及。
辦戲劇節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
在陳丹青眼中,陳向宏是一個坦然、得體的“江南漢子”。這個土生土長的烏鎮人自稱“包工頭”,從1999年起白手起家對烏鎮進行保護與開發,“小火慢燉”十多年把家鄉打造成為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今年8月,陳向宏前往日本觀摩戲劇大師鈴木忠志創辦的利賀戲劇節,在那兒,他遇到兩個韓國人。“我説來自烏鎮,他們説(有個)烏鎮戲劇節”,這讓陳向宏這個烏鎮戲劇節背後的“大BOSS”吃驚的同時也暗暗欣喜。“如果是先傳播烏鎮,我只是一個旅遊領域的品牌,而借助戲劇節的翅膀,我可以在更大範圍內進行推廣傳播,給烏鎮帶來影響”。
陳向宏的身上兼具企業家的務實精神與藝術家的理想主義。他歷時三年親筆畫出烏鎮規劃圖,又由陳丹青牽線請木心回烏鎮居住。他運籌帷幄,敢於創新,不跟著資本的步伐亦步亦趨,不在乎因為複製太慢而打了商業的折扣,這是藝術家式的視野、膽量與恒心。當優秀的旅遊資源管理為烏鎮打開了知名度,陳向宏將目光投向文化。今年,舉辦到第三年的戲劇節開始進入良性循環,永久落戶烏鎮的世界互聯網大會將召開第二屆。眼下,木心美術館開幕在即,明年的烏鎮國際雙年展又將吸引國內外數十位當代藝術家到訪。
因為信奉“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陳向宏對戲劇節的舉辦實行放權。去年起,烏鎮戲劇節實行“藝術總監輪換制”,本屆和下屆的藝術總監由戲劇導演孟京輝擔任。“孟導讓我很感動,他平時像個‘老頑童’一樣,真正進入狀態讓我大吃一驚,非常非常認真,比我自己還省錢”。比起第一年辦戲劇節時的“到處告急”,今年的組織管理從容多了,陳向宏也得空忙裏偷閒,去劇場看看戲,像個普通觀眾似的享受戲劇節帶來的快樂。
復興文藝 更想讓烏鎮的孩子享受藝術
“小橋、流水、人家”,某種意義上是人們想像中的江南水鄉。在陳向宏的兒時,烏鎮的河裏不是遊船,而是糞船,這是現實的落差。陳向宏很早就看到這點,意識到“我們不能老想回到從前,回不去的,回去也沒意義”。傳承與創新是“烏鎮模式”的要義,一方面以舊修舊,讓新舊文化在今天的古鎮裏相遇、交融。另一方面,烏鎮有好景,但要有文化才能成“境”。木心生前曾對陳向宏説,烏鎮要重視文藝復興,文藝復興就是“對生命的興趣,對生活的興趣,對人的興趣”。陳向宏認為,木心所言,指的是一種生活態度。搞文化不是挂兩個紅燈籠,弄一堆視覺符號,不是單純為旅遊的表演,也不是複製業已成功的模式。“很簡單,我這麼多年就是做兩件事,一是修舊的殼,二是裝新東西”,陳向宏總結説。
也許,沒有人比陳向宏更愛烏鎮,這裡的一草一木,一屋一瓦,都是他的心血與驕傲。除了讓家鄉名滿天下,他更想讓在烏鎮長大的孩子,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藝術的熏陶。“木心小時候讀了很多外國文學,如果他長在封閉的環境裏,沒有接觸到更廣領域的東西,我覺得也成就不了他。有了戲劇節、藝術展,未來的烏鎮,説不定有第二個木心、茅盾出來”。
■ 對話
讓烏鎮不再依靠小橋流水
陳向宏
烏鎮戲劇節主席、發起人、烏鎮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新京報:烏鎮辦戲劇節的訴求是什麼?
陳向宏:第一,從文化意義上説,大城市能做的文化,小城鎮也能做。烏鎮這樣的千年古鎮,一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二是新的文化元素的加入,這二者是相融的。我是烏鎮人,我最有發言權。小時候我們這條河裏哪有遊船,都是糞船。我們的訴求是烏鎮要搶佔新一輪小城鎮文化發展的高地,地域的品牌性非常重要。烏鎮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上海、杭州、蘇州三個大城市之間,交通便捷,完全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文化藝術小鎮。
第二,從旅遊的角度來説,我做了16年旅遊,休閒度假旅遊有一個特點是無景點的目的地旅遊。旅遊不再是去看一個景點,主要是感受當地的自然、文化、風土人情。烏鎮作為全國最著名的旅遊目的地,某種意義上也是國際化的旅遊目的地。文化的多樣性提供給遊客的感受是很重要的,可能就存在於無形之中。辦過十屆戲劇節的烏鎮跟沒有辦過一屆戲劇節的烏鎮,肯定是不一樣的,氣質不一樣。
第三,烏鎮比其他地方更具有實力的是物質基礎。烏鎮旅遊的股東包括中青旅等等,2007年合作到現在他們一分錢沒分紅過,所有錢留下來蓋美術館、大劇院。也有房地産商蓋美術館,至少我很樸素,有總比沒有好,總歸是給這個小鎮加分。以後我們把雙年展做起來,戲劇、現代藝術、互聯網,讓烏鎮不再依靠單純的小橋流水的江南水鄉風光來吸引遊客。
新京報:烏鎮投資的舞臺劇《大先生》,獲得了國家藝術基金的資助,還有鈴木忠志的戲即將在古北水鎮演出。烏鎮戲劇節未來是否也像其他國際藝術節一樣,下一步要瞄準委約創作?
陳向宏:是的。我覺得要給青年戲劇更多傾注,不是提供更多獎金,而是孵化,拿過來、送出去。《大先生》是我很偶然地跟編劇李靜見面,讓她把劇本發我看看,我當然也徵求了賴老師他們的意見,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見,我拍板的。我説我們就投嘛,就像交學費,也知道怎麼來運作。投了以後運氣特別好,還沒演就有國家藝術基金的支持。
新京報:已經有了烏鎮戲劇節和互聯網大會兩張文化名片,在現有的資源配置下,烏鎮西柵就這麼大,現有的空間有些飽和,景區裏的遊人已經非常多。明年還要做當代藝術雙年展,是如何考慮的?
陳向宏:藝術展的主會場不在西柵,可能放在北柵,我老家那邊,這個是跟木心美術館一併考慮的。木心美術館面積不大,以展他的手稿、畫稿為主。我個人覺得,以後就是下半年戲劇節,上半年藝術展,帶動北柵這一塊,有一個新的爆點。
新京報記者 陳然 烏鎮報道
新聞推薦
- 打通供應鏈 打造“共贏鏈”——中國汽車産業“鏈”起全球2024-11-28
- 東航第9架C919入列 國産大飛機首度實現客艙局域網服務2024-11-28
- 一場兩岸青年的“雙向奔赴”卻讓民進黨當局風聲鶴唳,他們究竟在怕什麼?2024-11-28
- 2024年“遷臺記憶”臺胞祖地行活動在中國閩臺緣博物館啟動2024-11-28
- 第八屆台灣創藝生活節在深圳成功舉辦2024-11-28
- “最炫民族風”兩岸交流活動開啟清臺民族交流新篇章202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