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港內地遊客維權先要跨越“三座大山”

赴港內地遊客維權先要跨越“三座大山”

內地遊客在退回藥款後和藥店簽的退貨協議,其中寫明雙方不得追究。
 

赴港內地遊客維權先要跨越“三座大山”

許先生從香港買回的“皇帝果”。
 

這是一組有所降低的數據。香港海關8月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監管藥房不良營商手法的條例實施兩年來,海關共調查1296宗個案,其中藥店行業最多,但最終被檢控的個案只有149宗。

 

“我需要如實的報道、合理的回復、公平的判決結果。”在香港一家藥房遭遇天價瑪卡,刷掉10萬港元的費先生,認為自己的訴求很正常。

 

但他不知道,他是少有的在拿回大部分藥款後,仍然堅持追究到底的消費者。

 

“我們需要這樣的固執,它能治愈現在的沉疴。”一位香港網友在評論此事時如此寫道。

 

華西都市報記者調查發現,成本高昂、舉證困難、耗時漫長,已經成為內地遊客赴港維權首先需要跨越的“三座大山”。

 

維權個案1連發25封投訴信折騰半年開銷已遠超藥費

 

在香港維權有多艱難?李小姐的經歷極具説服力。

 

在李小姐的郵箱裏,保留著一大堆信件。這是她不斷向包括香港消委會在內的各大機構的投訴信,29日在接受華西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她數了數,竟然多達25封。

 

其實,向香港消委會投訴,幾乎是每位在港消費遭遇騙局的遊客都會選擇的方式。這個致力成為消費者信賴的靠山,在市場上建立安全,公平及可持續消費環境的機構,被警察和海關建議為遇到消費爭執時,消費者求助的首選機構。

 

李小姐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半年前她在香港遭遇了天價藥,雖然藥款不多,但在她看來,店家不良經營的手法明顯。

 

因為家中有親人從事中藥材生意,李小姐對藥材知識也有所了解,她在寫給消委會的投訴信中,將自己的質疑逐一羅列。首先,在《中國藥典》、香港衛生署中藥材進口名單及《中醫藥條例》(香港法例第549章)附表1或附表2中,她沒有找到所購買的美國野生珍珠草和加拿大佛手參的名字,她質疑店家售賣藥材的渠道合法性,以及是否虛構藥品名稱出售假藥。

 

其次,給李小姐開處方藥的藥劑師看上去過分年輕,要知道香港合格註冊藥劑師至少要有10年左右的臨床經驗,她就此質疑藥劑師是否具備藥師資格。

 

“最後,我還沒確認要,店員就給我打成粉了。”李小姐覺得,這屬於強迫和欺騙消費者,是不公平的交易行為。心有不平的她在半年內多次向香港相關部門發出投訴信。在消委會最初的回復中,藥店的態度非常強硬,直到她投訴至海關,並赴港到香港海關接受問詢,藥店才算鬆口。

 

最終爭取了大半年,在香港消委會最近一封回復信中,店方表示願意在李小姐不用退還藥品的情況下,退還她16.7%的現金。

 

香港消委會在答覆中稱:本會是法定機構而並非政府執法部門,處理消費者的投訴是以調停方式進行,投訴端賴有關之商號願意合作始能妥為處理,否則,消費者可能須透過其他法律途徑解決個案。

“也許,想全部退錢真的很難。”李小姐感嘆,現在她為了處理此事香港內地兩邊跑的開銷已遠遠超過買藥的費用,但放棄又實在不甘心,“能怎麼辦呢?就一直投訴下去吧。”

 

維權個案3藥店僵持5小時警方海關出面才要回全款

 

10月20日,寧波的許先生在香港一家藥店買126港元的止咳藥水,但在刷卡時變成了22800港元的“皇帝果”,在內地中藥店,這種價值3880元一錢的昂貴中藥,被認定為疑似2元一兩的常見中藥西青果。此事被華西都市報披露後,引起極大關注。氣憤的許先生將自己的遭遇投訴至香港消委會和海關。幾天后,他收到香港消委會的回復,稱經過協調,藥店願意賠償他4000港元。

 

“該是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都不能少。”許先生氣不過,10月27日,他和另外一位遊客一起,踏上了赴港維權的航班。

 

27日下午5點,許先生來到之前購物的那家藥店,他告訴記者,自己一進藥店就在找之前買的皇帝果,“結果沒有看見那種藥,整個藥店擺的藥也有變化。”不出許先生意料,他提出的退款要求被藥店一口拒絕,“他們説不可能,怎麼能退,已經確認了的。”

 

許先生説,在踏上維權之路時他就想好了,不吵不鬧,有禮有節地擺事實説道理。最終,在他報警後,警察和香港海關工作人員來到藥店,詢問情況後,海關人員請他第二天去錄口供。那時已經是深夜10點。

 

當晚,許先生躺在旅館的床上輾轉反側,“只是想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沒想到這麼多波折。”但已下定決心維權的許先生説,“當時我也表態了,這件事不解決,我就不回家!”

 

28日一大早,許先生再次來到藥店,等了半小時後,來開門的店員一眼就看見他,這次店員一改前一天的強硬態度,“他説,又是你呀,算了算了,就退給你吧。”事情的發展出乎意料地順利,許先生把購物收據和藥品退還店方,簽了一份退款證明之後,拿回了全部藥款。

 

“很累。”29日,已回到寧波的許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因為工作原因,他往返香港的次數不少,但有了這次不愉快的經歷之後,再看見香港大街上遍佈的藥店、藥行,他像都有了一種比較排斥的心理。

 

“絕對不會再去任何一家,總擔心再次被騙。”電話那頭,許先生感嘆道。

 

維權個案4爭回大部分藥款天價瑪卡消費者還要一個“理”

 

“我最在意的不是錢,而是要香港執法部門履職到位。”費先生在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一再強調。

 

10月14日,費先生在香港一家藥店遭遇瑪卡由“斤”變“錢”的銷售陷阱,被刷走10萬港元。回家一週之後,帶著購物憑證和維權的決心,費先生的兒子陪他再次赴港,在律師、海關和警察介入下,他們最終從藥店爭回了大部分藥款。

 

27日,費先生收到了香港海關對他投訴的回復,詢問他們是否願意赴港協助調查。

 

“哪怕還要往返于內地和香港,我都願意,因為藥店的行為太可惡了。”一輩子和法律打交道的費先生有著自己的堅持。他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在遭遇了天價藥之後,他更加認為香港相關職能部門應該有所作為,建立起更加良好的市場秩序。

 

“海關的人告訴我,這樣一趟趟飛,但最後可能還是不能判定商家有不良營商手段。”費先生告訴記者,“需要我提供的幫助我都會做到,而能不能認定,怎麼認定,就是執法部門的事了。”

 

“我要的不是錢,是理。”電話那頭,老人家堅定地説道。

 

事實上,費先生要圓滿地給自己的維權畫上一個句號,還需要至少赴港2次,配合相關部門調查。

 

赴港維權成本高:

 

一次往返至少需要5000元

 

事實上,像費先生這樣不計較時間和金錢的成本,決意維權到底的消費者並不常見。許先生告訴記者,在他和香港海關的交談中,海關的工作人員提到,這些年來,通過遊客舉報並最終進入檢控階段的案例只有個位數。華西都市報記者試圖向香港海關索要具體數據,但未能如願。

 

另一方面,香港海關8月公佈的數據顯示,香港監管藥房不良營商手法的條例實施兩年來,海關共調查1296宗個案,藥店行業最多,但最終被檢控的個案只有149宗。導致這一結果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就是高昂的經濟成本與時間成本。這也是遭遇了天價藥之後,不願忍氣吞聲的遊客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

 

“在審訊期間,法庭會傳召涉案投訴人作供,供詞也將有助於決定是否將被告定罪。”香港海關人員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這就要求投訴人到香港海關接受問詢。

 

香港海關在給費先生的郵件中提出了19個問題,涉及整個買藥的經過和細節,而最後3個問題分別是:“您可否在短期內再次到香港協助我們調查,包括進行認人手續及錄取口供?”“閣下是否願意與處理案件的調查員會面,提供進一步資料及上述貨品?”“如果將來有法律行動,您願不願意到法院出庭作為證人?”

 

“我至少還要去兩次香港。”費先生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一次是錄取口供,另一次是出庭作證。

 

另一邊,消費者在要求不超過等值5萬港元的申索時,還可以投訴至香港小額錢債審裁處,但消費者同樣必須親自到該處遞交申索表格、等待排期。

 

“如果已經離港,也得至少兩次往返。”許先生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一次往返香港與內地之間的交通費、住宿費和餐飲費,至少在5000元人民幣左右。而費先生在追退藥款時,儘管只是半天時間,他也支付了5000港元的律師費。

 

除去金錢成本,時間成本同樣不能忽視。費先生曾告訴記者,他原本打算赴港一次不能解決的話,就全權委託給律師,“畢竟沒有誰有時間長期這樣跑。”

 

舉證難成為難點:

 

退款後藥店要回所有證據

 

“維權也需要考慮精力和時間的問題,舉證成了最大困難。”半年裏發了25封投訴信的李小姐表示。事實上,舉證已成為所有赴港維權消費者所必須面臨的問題。

 

“我們海關相當希望能得到消費者的全力支持,”香港海關工作人員告訴華西都市報記者。對於這一點,許先生深有感觸。

 

在港維權的第二天,他多次接到香港海關希望他去錄口供的電話,“感覺他們也對這種事情深惡痛絕。”許先生説,當他回復海關工作人員,自己已經和藥店達成協定之後,電話中他都感受到了海關工作人員的失望。

 

“沒辦法,香港是法治社會,我答應藥店的退款之後,不但簽訂了退款協議,還把所有證據都交給了藥店。”許先生所説的所有證據,包括他在藥店的消費收據、藥物以及最後簽訂的退款協議,“協議只有一份,我簽了之後就被藥店收走了。”

 

許先生簽訂的退款協議和費先生、王小姐在退款中所簽的一樣,手寫在紙上,協議最後強調,“今達成協定,全額退款,永不追究。”

 

“我的確也沒辦法追究了。”許先生表示,購物證據全都不在他手上,他只有放棄追查到底的決心。

 

事實上,舉證一直是內地消費者在港維權的難點,由於消費者的消費過程沒有錄音或者錄影,最後法官會取信消費者還是商家的説法要看具體案例分析。對此,香港海關特別調查科監督許偉明今年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承認,因需記錄整個交易過程,要向法庭舉證檢控此類案件確實有困難。

 

赴港維權結果難測:

 

告了也不一定要得回藥款

 

“阿sir告訴我,就是檢控了也不一定要得回藥款。”在接受華西都市報採訪時,許先生不止一次這樣説。

 

警察的坦率,讓一直堅定維權的許先生感到沮喪。事實上,赴港維權結果難測,正是大多數“被高價”的內地消費者維權半途而廢甚至放棄維權的關鍵因素。

 

香港海關回復華西都市報採訪時明確表示,他們只負責執行《商品説明條例》,若是發現有任何虛假商品説明或不良營商手法,會採取行動及提出刑事監控,但是並不會協助追討賠償或是提供調解服務。

 

“花了大把時間和金錢,告了也不一定要得回錢,何必呢。”遭遇了天價珍珠粉並最終放棄維權的一位網友如是説。

 

華西都市報記者特別查閱了《商品説明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銷售虛假説明的産品、誤導性遺漏、具有恐嚇性的經營行為、誘餌式廣告宣傳、不恰當接受付款等。對於觸犯《商品説明條例》中罪名的行為,如果犯罪嫌疑人承認被指控罪名,則承擔的法律責任可能是被罰款並監禁2年,如果不認罪而經過正式庭審環節,則承擔的法律責任可能是被處500000港元的罰款並監禁5年。

 

從香港海關公佈的數據看,今年頭9個月,海關就涉及中西藥房參茸海味店的舉報共開立了28宗調查個案,其中涉及虛假商品説明19宗,另有9宗涉及不良營商手法,當中大部分都涉及誤導性遺漏。(杜江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