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臺企業家暢談“一帶一路”與經貿文化發展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0 09:53:4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社泉州11月9日電 (陳健 廖靜)“台灣面對‘一帶一路’非但不能缺席,而應集合各界力量積極投入。”9日,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表示,台灣可以在政策的支持下,響應這個互利共榮的思維,拓展各項商機。
當天,第六屆ECFA海峽兩岸暨港澳民間經貿論壇在福建泉州舉行,來自兩岸及港澳的逾200名企業家和專家學者共聚一堂,以“經貿合作與文化交流新格局”為主題,暢談“一帶一路”與經濟文化發展。
駱錦明説,“一帶一路”秉持共建原則,推動優勢互補,強調平等協商,兼顧各方利益。這種商道思維與中華文化中利他、圓己的王道精神十分契合。
台灣工業銀行目前正深耕天津,已相繼設立辦事機構。駱錦明還談到,大陸的自貿區幫助台灣企業拓展了大陸市場,“自貿區無疑是為兩岸經濟合作開啟新管道。”
自古以來,港澳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樞紐,是連接內地與海外的天然“橋梁”。來自香港的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會長許榮茂先生説,“一帶一路”戰略為兩岸和港澳經濟繁榮和文化交流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澳門歸僑總會副理事長邢榮發認為,港澳臺三地的社會主體文化是中華文化,乘著“一帶一路”的大勢,合力為中華地區的文化産業拓展國際市場,保證中華文化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論壇期間,兩岸及港澳的青年企業家也談到“一帶一路”給青年人帶來的創新發展機遇。
澳門僑界青年協會會長畢志健介紹,澳門回歸後,與內地市場的關聯度更密切,吸引了大量澳門青年從海外回流發展,“這是澳門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資源。”
臺玻集團營運長林嘉宏説,在“一帶一路”構想下,他的企業嗅到了中亞國家和地區的一些商機,“這些地方對我們很有吸引力。”
林嘉宏認為,中國與西部國家在經濟上有很高的互補性,兩地之間幅員遼闊,經濟發展潛力巨大,有建設成自由貿易區的可能,“目前,公司就有一個參與哈薩克斯坦新建玻璃公司的項目。”
與會企業家認為,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展開,港澳臺有條件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促進“一帶一路”願景規劃的穩步落實。(完)
新聞推薦
-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巴西聯邦共和國關於強化攜手構建更公正世界和更可持續星球的中巴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多邊主義的聯合聲明2025-05-14
-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佈公告調整對原産于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關稅措施2025-05-14
- 國臺辦:習近平主席在俄羅斯媒體發表的署名文章,鄭重宣示祖國統一的歷史大勢不可阻擋2025-05-14
- “中國式現代化與兩岸同胞褔祉緊密相連”——兩岸專家學者呼籲台灣同胞做出明智選擇2025-05-14
- 促進閩臺交流合作 今年海交會將有四大提升2025-05-14
- 中國成功發射太空計算衛星星座202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