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投票日只剩60多天 朱立倫訪美3大任務

離投票日只剩60多天 朱立倫訪美3大任務
 

繼民進黨2016“總統”參選人蔡英文訪美之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晚也啟程展開訪美行程,預計造訪洛杉磯、華盛頓、紐約和舊金山4大城市,16日返臺。

 

其實,對於台灣“總統”參選人來説,訪美並非“必選項”。馬英九在2008年和2012年兩度參選“總統”,均未親自訪美,而只是派心腹赴美溝通;親民黨2016“總統”參選人宋楚瑜此番也不打算訪美。

 

因“抽柱換朱”,朱立倫參選“總統”原本起步就晚,而現在離投票日也只剩60多天,在這麼“匆忙”的時刻,朱立倫為何還堅持訪美?他訪美的任務到底有哪些?

 

強化藍營兩岸政策優勢

 

凸顯綠營是“麻煩製造者”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知名時事評論員鈕則勳對導報記者表示,無論是蔡英文還是朱立倫訪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向美國説明各自的兩岸政策。

 

鈕則勳分析,從各種場合的表態可以看出,美國的戰略利益是“臺海和平”,因此,美國與中國大陸以及國民黨在“九二共識”主張上有相當程度的默契。在美國眼裏,民進黨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主張充滿“不確定性”,讓人不放心。但是,蔡英文今年6月訪美,獲得美國在某種程度上“認可”,通過“出口轉內銷”的方式,為她的選情産生了“加分”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朱立倫訪美不僅要達到與蔡英文“平衡”的效果,更要在美國面前不斷強化國民黨兩岸政策的優勢,進而凸顯蔡英文和民進黨是臺海“麻煩製造者”的角色。

 

事實上,在日前接受台灣媒體詢問“訪美將談什麼議題”時,朱立倫也毫不猶豫地回答,“和美國接觸談相關議題,第一個關鍵的重點,當然是講兩岸關係……將讓美國確認一件事,那就是在兩岸關係問題上,我們(國民黨)絕對是一個非常穩定的和平製造者,絕對不會是麻煩製造者。”

 

蔡英文今年訪美所見到的美國層級最高的行政官員是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Blinken)。鈕則勳表示,預估美國會安排更高級別的官員與朱立倫會面,“如果這樣,對蔡英文來説無疑是被殺了個回馬槍”。

 

形塑“總統”參選人國際觀

 

建立與美國長期友好關係

 

鈕則勳表示,台灣選民對“總統”參選人有多面向考察標準,其中一項就是作為台灣地區領導人的“國際觀”。而蔡英文與朱立倫訪美,都是在形塑自己的國際觀與世界格局。

 

朱立倫曾在美國紐約大學讀書,並先後取得金融學碩士和會計學博士學位。鈕則勳説,朱立倫此番訪美,應該利用自己在美國的人脈,通過他們穿針引線,見到一些該見到的人,也讓台灣選民看到自己與美國的關係以及國際觀。

 

對於蔡英文與朱立倫訪美,台灣大學政治係教授張亞中接受導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訪美並非台灣“總統”參選人“必選項”,馬英九兩度參選“總統”都沒有安排訪美行程。“蔡英文之所以訪美,是因為美國人對她和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不放心,她必須去接受‘面試’,去向美國解釋。而朱立倫已多次表態繼承‘九二共識’,美國人已經了解,因此,他如果只是去説明兩岸政策,不一定要親自訪美。”

 

張亞中認為,朱立倫訪美主要是向美國傳遞一個信息,即他個人以及國民黨都希望建立與美國的長期友好關係。

 

安撫“挺柱”僑胞

 

統整國民黨海外支持者

 

無論是對國民黨還是對民進黨來説,“總統”大選每一票都很珍貴,都要努力爭取。而海外僑胞,向來都是藍綠“拼場”力爭的一塊,候選人只要訪美,都會安排到美國僑社的“拜票行程”。但鈕則勳説,與以往不同,此番朱立倫訪美,“安撫”僑胞的任務顯得格外重要。

 

鈕則勳説,國民黨2016“總統”初選過程歹戲拖棚,原本只打算拋磚引玉的洪秀柱雖然強勢突破“防磚條款”贏得初選,但最終仍在全代會上被強制撤換。“抽柱換朱”引起很多原本“挺柱”人士的不滿,其中就包括很多海外僑胞。因此,朱立倫此番訪美除了華盛頓、紐約行程外,還特別安排了在洛杉磯、舊金山與僑胞會面,目的就是安撫“挺柱”僑胞,進而統整國民黨海外支持者,爭取更多選票。

 

而朱立倫出發前接受媒體訪問時也坦承,“希望從穩健務實的角度出發,與在美僑胞會面,希望僑胞能夠返臺投票,爭取僑胞的支持和肯定。”(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文 臺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