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安生:香港金融創新 值得前海借鑒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2 10:07:41 | 來源: 深圳特區報 |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創新領域有一定建樹,雖然較之美國來説,香港在金融創新方面相對保守,但在金融産品、金融市場、金融制度等諸多方面,香港都取得了不少創新成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金融創新領域,既是監管者,同時也是創新者,其所扮演的角色值得前海借鑒和發揮。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對金融領域的監管及對金融風險的控制主要是通過香港金融管理局以及香港證監會來實現的。香港金融管理局成立於1993年4月1日,該局主要負責香港的金融政策及銀行、貨幣管理,直接向財政司司長負責。金管局是香港政府架構中負責維持貨幣及銀行體系穩定的機構,其主要職能為:維持港元匯價穩定;透過穩健投資策略,管理外匯基金;促進香港銀行體系穩健地發展香港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使貨幣暢順流通。金管局的政策目標為:在聯繫匯率制度的架構內,透過外匯基金的穩健管理、貨幣政策操作和其他適當措施,維持貨幣穩定;透過規管銀行業務和接受存款業務,以及監管認可機構,促進銀行體系的安全和穩定,尤其是保障支付和結算安排的效率、健全性與發展。
1989年5月,香港政府制定的《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條例》出臺,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簡稱香港證監會)宣告成立。香港證監會是香港政府授權的法定監管部門,是獨立於政府公務員架構外的法定組織,履行的是法定監管職責。該組織法定規管目標是:維持和促進證券期貨業的公平性、效率、競爭力、透明度及秩序;提高公眾對證券期貨業的運作及功能的了解;向投資于或持有金融産品的公眾提供保障;儘量減少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犯罪行為及失當行為;降低在證券期貨業內的系統風險;採取與證券期貨業有關的適當步驟,以協助財政司司長維持香港在金融方面的穩定性。
香港政府不僅是金融市場的監管者,而且為因應金融形勢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在金融産品創新方面也取得不少成果。譬如,1998年,港府因應亞洲金融風暴和抗擊金融大鱷需要,在港股市場上大量購進藍籌股份,以穩定股票市場和聯繫匯率。為了不影響股票市場的正常運作,同時盤活所購入的大量藍籌股票,1999年11月,港府將購買的大量港股以盈富基金名義上市。盈富基金不僅是香港的首只ETF,而且一直成為港股市場被投資者追捧的對象。盈富基金的推出可謂港府在金融創新方面的一個成功範例。
近年來,香港通脹率不斷攀升,而週邊金融市場波動一浪接一浪,投資市場日趨複雜,難以把握,普通市民面臨的投資風險越來越大,為了給香港市民提供一個穩定的投資渠道,特區政府特別向市場發行了一種命名為iBond的債券。所謂iBond是英文inflation Bond的縮寫,是一種與通脹掛鉤的債券,由港府直接發行,信譽度極高,風險極小,具有可靠的投資保障。2011年7月11日特區政府首次推出約100億港元的iBond債券,市場反響十分熱烈,此後,港府每年都會推出規模為100億港元的iBond債券,皆受到香港市民的熱烈歡迎,受追捧程度有增無減。iBond債券的推出取得了一舉多得的效果,不僅為香港本地市民提供了一個應對通脹的有效投資選擇,而且還為香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在過去的十幾年裏,香港國際金融中心面對週邊動蕩不安的金融環境,能夠始終保持穩健運行,沒有發生大的金融危機,可以説,特區政府在金融領域所扮演的監管者與創新者角色功不可沒。
顏安生(知名財經評論員、香港經濟導報總編輯)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