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竹夫人?古人消暑神器了解一下
編輯: 王瑞穎 | 時間: 2025-07-14 11:02:28 |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
熱熱熱
全國各地開啟蒸烤模式
今天介紹一款
抱著就能涼快的消暑神器
一起認識竹夫人
誰是竹夫人?
竹夫人,不是真正誰的夫人
而是一款夏日清涼的好“伴侶”
粗細均勻的竹條
打磨光滑
均勻編織出中空兩端微向外鼓的圓柱體
形狀像極了家裏的柱狀抱枕
和最近爆火的抱冬瓜睡覺降溫
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圖片由AI生成
看似簡單的設計卻打造出
極具巧思的便攜降溫神器
它的清涼主要靠以下三大法寶
1.取材講究 清涼又透氣
竹子導熱系數低
對外界溫度變化反應較慢
因此夏季可以保持低於環境溫度的觸感
竹纖維結構多孔
便於汗液的吸收和蒸發
2.網眼設計 穿堂涼風嗖嗖吹
竹夫人全身佈滿網眼
鏤空設計使其本身便於氣流通過
也可幫助人體散發熱量
氣流穿過時形成類似“穿堂風”的效果
3.DIY定製版本隨心搭配
不僅本身設計構造清涼度拉滿
竹夫人還可以額外疊加一些涼爽buff
內部隨自己喜好可以放置
薄荷、茉莉、梔子花等芳香植物
△氣味芬芳的茉莉花可以放在竹夫人內部
植物香氛提神醒腦
又可以營造出舒適氛圍感
大大降低暑熱的煩躁
抱抱更清涼!
從古至今人人愛
現知最早有關竹夫人的資料出現在唐代
當時的通行稱呼是“竹夾膝”
可擁抱,也可擱腳
△影視劇中懷抱竹夫人睡覺的場景
唐代詩人陸龜蒙《以竹夾膝寄贈襲美》
曾寫過“截得筼筜(yún dāng)冷似龍,翠光橫在暑天中。”
就是描寫竹夾膝光澤翠綠十分清涼
可見當時人們
已經在炎熱的暑天使用竹夾膝了
大約到宋代
“竹夾膝”開始逐漸被“竹夫人”之稱取代
蘇東坡、陸游的詩作裏
都有提及竹夫人
蘇東坡:“留我同行木上坐,贈君無語竹夫人。”
陸游:“瓶竭重招麴道士,空床新聘竹夫人。”
足以見得
唐宋時期大家就已經深諳
竹夫人消夏之道了
直到現代
抱抱就清涼的竹夫人
也深受喜愛
它作為中國風十足的工藝品甚至遠銷海外
將竹編技藝這種傳統非遺
發揚光大
古人的消夏神器
除了竹夫人
古人還有哪些清涼好物
可以輕鬆消夏
一起了解↓↓↓
·戰國“大冰箱”
△戰國青銅冰鑒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青銅冰鑒內的缶是盛酒的“罐子”
而鑒是用來盛水或冰的“大盆”
夏天在這個“大盆”與“酒罐”之間裝上冰
缶內佳釀瞬間冰鎮
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
·清代不用電的真冰箱
△清乾隆款掐絲琺瑯寶相花大冰箱 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這款琺瑯冰箱不只外表華麗
製冷效果也是杠杠的
內側錫板起保溫作用
能保持冰塊的低溫
隔層木板上放置需保鮮的物體
能夠避免冰與物體直接接觸
·睡覺清涼少不了
△戰國竹蓆 成都博物館藏
這張戰國的“夏日嚴選”竹蓆
是不是和你家的涼蓆相似極了
悶熱的夏夜
一張竹蓆足以為睡眠增加一抹清涼
你有哪些清涼度夏的好物
評論區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武慧鋒
文案丨楊瑾
視覺丨林琦
技術丨蔡子旭
審校丨朱冬梅 肖大貴
統籌丨劉瑩 張悅彤
特別鳴謝丨浙江省博物館 總臺浙江總站 中國文物報社
指導單位丨國家文物局
相關新聞
- 2025-06-30彩塑“手辦”裏的超全宋代穿搭指南
- 2025-05-20別再只會説“520”,看看古人的浪漫~
- 2025-05-19中國旅遊日,哪件文物讓你想起一座城
新聞推薦
- “了不起的甲骨文”展覽在港開幕2025-07-14
- 永不磨滅的記憶 共赴國難:欲救台灣 必先救中國2025-07-14
- 誰是竹夫人?古人消暑神器了解一下2025-07-14
- 把握風口 共創未來——台灣青年大陸創業記2025-07-14
- 一場跨越海峽的甘肅之行,緣何讓兩岸青年情更深?2025-07-14
- 台灣知名電子支付母公司遭查封,超658萬用戶憂心權益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