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居民黃河邊“搭戲臺” “地攤”秦腔惹人流連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3 11:05:33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蘭州11月12日電 (楊娜 高瑩)時而鏗鏘有力,時而婉轉悠長,蘭州黃河岸邊,一曲曲秦腔聲此起彼伏。這些“秦腔團”有的三兩組合,輕裝上陣,有的家當齊全,陣容較大。畫上彩粧,穿上戲服,演盡人間悲歡。
12日,中新網記者走訪了這些秦腔“地攤”。蘭州初冬的午後,陽光明媚,秦腔迷們三兩搭伴,早早地搬著小板凳來“佔領”最佳觀賞地形,他們是這些“地攤”秦腔最忠實的“粉絲”,這裡也讓他們過足了戲癮。
72歲的許藝民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裏,跟著演員的表演隨口哼唱著。從十幾歲就跟著父輩學習唱秦腔,儘管最後從事了其他的職業,但是這個愛好,他始終沒有放棄。
“我以前還一直唱,劇團有時候人不夠了,我就去幫忙。”許藝民説,現在七十多歲了,身體狀況不允許他再登臺表演,可他還是每天堅持來當聽眾,間或噹噹化粧師,為年輕的秦腔演員化化粧,或者替他們指導臺步、糾正一些錯誤。
作為一個資深的票友,許藝民説,在露天的環境裏表演,原本就是秦腔最傳統的表演形式。演員可以放開了唱,觀眾可以自由地觀看。每天和許多同樣只是因為喜愛秦腔而聚集在這裡的戲迷在一起,是他最開心的時刻。
而在這裡表演的演員,大多以離退休的老年人為主,他們有的登過臺,有的是現學現唱,甚至有的戲迷想過兩把癮,現場的樂團立馬就為他伴奏,簡單來上兩段,也能迎來滿堂的喝彩。
在眾多“業餘”演員當中,戲曲學校畢業的高海燕就是專業人士了。她從小學戲,唱了幾十年、愛了幾十年的秦腔,是她無法割捨的夢想。現在退休了,空閒時間她就來到這個露天的舞臺,穿上戲服,劃上臉譜,認真地再為喜愛秦腔的戲迷唱上兩曲。
“戲迷很熱情,我也挺感動的。”高海燕説,聽眾的熱情讓她覺得非常榮幸,有很多聽眾會主動聯繫他們,詢問他們的排練情況,天氣轉冷,他們還會噓寒問暖,這些都是對她最好的鼓勵。
雖然已年過六旬,高海燕只要穿上戲服,站上舞臺,立馬就進入狀態,身段唱腔絲毫不遜於年輕演員。當日表演的是經典劇目《鍘美案》,她扮演的秦香蓮,唱到動情處潸然淚下,贏得一片喝彩。
而陳世美的扮演者王小金,是最近兩年才開始學習秦腔的。現在,她已經可以毫不費力地完成一台演出,能在四十歲的時候,登上舞臺表演,王小金坦言,她終於圓了小時候的一個夢想。
“我從小就喜歡聽秦腔,特別羨慕能在臺上表演的演員。”就是這份喜歡,支撐著她在四十歲之後,開始學習唱秦腔,一兩年的時間,就已經可以擔任主演的角色。王小金説,因為自己起步晚,學習的時候吃了不少苦頭,可是只要往臺上一站,就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所有的秦腔“地攤”中,高海燕和王小金所在的蘭州黃河秦劇社,是規模較大的一個。業務團長甘子國向記者介紹,他們的演員從3月份開始,基本上每場表演,都化粧穿戲服,而這對於秦腔這種傳統戲劇來説,尤為重要。
秦腔的劇目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多是取才于“列國”、“三國”、“楊家將”、“説岳”等故事中的英雄傳奇,也有神話、民間故事和各種公案戲,多在西北省市流傳。
為了將這些故事更加生動地呈現給聽眾,演員們每天早上十點就開始準備化粧、排練。甘子國説,秦腔這種傳統的曲藝,有很強的警示教育意義,露天的表演,雖然在舞臺、燈光等方面不如室內的效果,但是他希望,這裡能成為宣傳蘭州、宣傳西北文化的一個平臺。
甘子國稱,從下午兩點到五點,表演的三個小時裏,觀眾可以隨心給演員“打賞”,一元到三元不等,有的秦腔戲迷還會為自己喜歡的演員“披紅”。
對於這些“微薄”的收入,演員們並不在意,甘子國説,大家在這裡表演,原本也只是為了共同的愛好,不圖掙錢。但是他同時也希望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堅持帶粧表演,將秦腔更好地展示給更多的人。(完)
新聞推薦
- 多維度數據見證變化 中國經濟展現強大韌性和內生動力2025-01-10
- 災難無情,同胞有愛!這一刻,14億中華兒女的心始終相連2025-01-10
- 瀋陽市舉辦在沈臺港澳同胞迎新春聯誼活動2025-01-10
- 福建2024年一審審結涉外、涉港澳僑案件3419件 辦結涉臺案件1072件2025-01-10
- 大陸市場紅利助力首家兩岸合資壽險公司20年來業績斐然2025-01-10
- “蛇”來運轉·杭臺兩岸年貨節盛大啟幕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