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朱子學研究會會長潘朝陽:朱子理學應在社會層次推廣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6 16:21:50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武夷山11月15日電 (林玲)“《近思錄》中所講述的朱子理學包含著中國儒家道德倫常之教內聖外王的基本觀念和智慧。現代人若能讀誦學習《近思錄》,必德學俱優。所以我認為,朱子理學應在社會層次推廣。”15日,來自台灣的台灣朱子學研究協會理事長潘朝陽在《近思錄》成書840週年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活動上説。
15日,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台灣海峽兩岸朱子文化交流促進會、台灣朱子研究協會等主辦的紀念《近思錄》成書840週年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活動在武夷山舉辦,眾多台灣知名學者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近思錄》的歷史意義和時代價值”。
據了解,《近思錄》是南宋著名理學大師朱熹和呂祖謙合作,從北宋“道學四子”周敦頤、程顥、程頤、張載4人語錄中選取622條分類編輯而成的一部理學名著,被國學大師梁啟超列為國學必讀書之一。
潘朝陽博士在會上指出,朱子和呂祖謙兩人發心編纂北宋四子的重要語錄文章而成《近思錄》的目的,最主要因為覺察四子之學廣大閎博,擔心青年儒子初學乍讀之際,根本不知道如何進入,所以將《近思錄》作為一部理學入門讀本。但如今,《近思錄》的時代價值卻在於指導現在人們的行為,激勵後人修身養性、明理正心、提高素質,從而促進社會精神文明的發展。
朱熹第二十六代孫、台灣知名學者朱高正也在會上表示,《近思錄》不僅是一本用來閱讀的書籍,它更可以指導人們在社會中的行為舉止,讓優秀的儒家文化滲透到每個人的行為中,達到修身明理的目的。
“用現代的眼光去回顧《近思錄》,我們會發現這部書是現代人了解傳統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捷徑之一。”潘朝陽教授表示,只有對儒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它才能指導人們的行為。所以,在社會層次推廣《近思錄》十分有必要。(完)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