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竊聽風雲”發酵 專家認為“泄密”損港言論自由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8 10:20:38 | 來源: 新華網 |
香港大學副校長選任風波波瀾再起。近期,港大校委會保密會議中討論陳文敏任命的內容被竊聽且錄音遭外泄,港大校委會申請禁制令的同時卻被批評危及新聞自由。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何志平針對此事在港媒上撰文指出,泄密、偷錄內部講話,才是打擊香港言論自由的致命武器。
10月28日,商業電臺公開兩段偷錄的疑似校委發言錄音,港大向法庭申請禁制令後,7個新聞工會及組織發起了抗議及網上聯署,認為港大校委會“嚴重打擊新聞及言論自由”,對香港新聞自由影響深遠。
何志平對此評論,如此高調地搶佔道德高地,是一些政治派別一貫的做法。一般來説,佔領高地的一方自然有諸多優勢狙擊對方。只是所謂“道德高地”難以自家説了算,民意是否認同才是唯一的標準。
聯繫到去年的“佔中”行動,何志平指出,前年便開始謀劃的那場佔領運動,反對派明知違法,但卻一再搶佔道德高地,聲稱是“公民抗命”,以高尚的道德理由進行包裝,甚至以所謂的“公義”來對抗法律。但是,對此香港市民並不買帳。在經歷了初期的混沌之後,市民發現那些人佔據的並非是“道德高地”,而是與法治相對抗的無政府狀態。79天的佔領運動終以失敗告結,但它給香港留下的傷痕,導致香港的核心價值法治遭遇挑戰,受到損傷,是難以彌合的,香港人至今在反思。
何志平認為,從本質上來説,泄密是一種不道德行為,特別是若之前口頭承諾或簽署保密協定,那泄密至少是違背了社會契約。那麼,當契約約定的保密原則被打破,受影響一方向法院申請禁制令就是順理成章之事。商業電臺在諮詢律師後停播非法偷錄的校委發言錄音,至少説明他們對法律心存敬畏。7個新聞工會及組織因此就産生對“新聞及言論自由嚴重打擊”的憂慮,的確言重了。
何志平強調,泄密、偷錄內部講話,才是打擊香港言論自由的致命武器。暢所欲言是需要制度保障的。也就是説,制訂保密原則,就是保證每一個持份者的言論自由。
新聞推薦
- 履職擔當建言獻策 共話“兩會”好聲音——臺界政協委員兩會如是説2025-02-24
- 大陸首個“臺胞臺青創業就業基地服務聯盟”在廈成立2025-02-24
- “小三通”航線春運客流增長,單日客流量創新高2025-02-24
- 台灣南投縣青年代表團參訪武漢2025-02-24
- 寧波市北侖區組織臺胞臺屬觀看《哪吒2》“咱們中國電影最棒”2025-02-24
- 民進黨的黑手,又一次伸進了台灣校園2025-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