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駐美國使館舉行《猶太人在上海》紀錄片展映活動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18 16:43:28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國駐美國使館當地時間17日舉行《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紀錄片展映活動暨招待會,吳璽公使出席並致辭。她表示,歷史是一面鏡子,給予我們重要啟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堅定致力於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以色列駐美使館公使斯圖曼、美國猶太人委員會亞太研究所主席斯通及美政府、國會、智庫、媒體、教育、文化等各界人士200多人參加了當天的活動。吳璽在致辭中表示,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人民在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同時,無私地接納了數萬名來自歐洲的猶太難民,為他們在生死關頭提供了安全的避風港,充分表明瞭中國人民和猶太人民之間的傳統友誼。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中國人民永遠銘記世界各國人民給予中國抗戰的寶貴支持。歷史充分證明,當人類社會面臨重大挑戰,只要愛好和平的人們團結起來、攜手合作、並肩戰鬥,和平與正義必將取得最終勝利。
吳璽指出,歷史是一面鏡子,給予我們重要啟示。當今世界正在發生複雜深刻的變化,和平與發展已成為時代潮流,但世界仍不太平。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堅定致力於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願與國際社會一道,共同防止歷史悲劇重演,共同創造人類社會更加美好的明天。
斯圖曼和斯通在致辭中感謝中國人民在二戰期間給予猶太人民的無私幫助,樂見中猶人民之間的友誼歷久彌新,期待國際社會共同為世界的和平、穩定、繁榮做出努力。
紀錄片中的主角之一、85歲高齡的貝蒂(Betty Grebenschikoff)專程從新澤西州趕到華盛頓參加展映。她9歲時隨父母逃離柏林的納粹魔爪抵達上海,在那裏一直生活到20歲。隔都的生活既有“艱辛”也有“幸福”,生活條件雖然差,但貝蒂覺得上海很“安全”,她喜歡與中國小夥伴玩耍,還在上海認識了自己未來的丈夫,二人喜結連理。特殊的人生經歷讓貝蒂一生都熱愛中國菜,她至今喜歡蘸著醬油吃餃子。她告訴記者,上海對她來説太“特別”,以至於她把當年自己結婚的婚紗都捐贈給了上海猶太難民紀念館。
喬治·華盛頓大學大二學生溫汝涵(Eric Beeler)是位年輕的猶太裔美國人,他喜歡紀錄片中所展示的合作和友誼精神,認為不管是中國與以色列之間,還是中美之間,都應開展合作,珍視和平。
紀錄片《生命的記憶——猶太人在上海》由上海文廣集團下屬上海廣播電視臺電視新聞中心籌拍。紀錄片導演燕曉英向記者介紹,攝製組歷時8個月,輾轉德國、奧地利、美國和以色列等多國,採訪了近40位曾經避難上海的猶太難民,攝製組在用“尊重歷史”的態度來真實還原歷史。接下來紀錄片將在美國約50所高校舉辦展映,希望這段歷史能被更多人了解。(記者 張蔚然 刁海洋)
新聞推薦
- 兩岸同胞互致祝福同賀新春2025-01-27
- “‘兩山’理念”綵燈亮相台灣南投2025-01-27
- 跨越海峽的團圓 八旬母親的特別壽宴2025-01-27
- 台灣寫真:圍爐年菜——舌尖上的美味與鄉情2025-01-27
- 又是一年春運時 兩馬“小三通”聯通馬祖同胞回鄉路2025-01-27
- “兩岸一家親 歡喜過大年”在津臺胞新春聯誼活動在天津寧河舉辦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