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破解對於西藏高原的“三大”認識誤區

中新社北京11月18日電 (記者 張素)“這是一份基於客觀事實和長期研究形成的總結式報告,報告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成果已在《自然》、《科學》及《美國科學院院刊》刊發。”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副所長謝鵬雲18日對中新社記者談起新發佈的《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科學評估》。

 

中國科學家破解對於西藏高原的“三大”認識誤區

 

這是全球第一份對西藏高原進行全面科學評估的報告,由上百位中外科學家歷時三年寫成,從氣候、水體、生態系統、陸表環境、人類活動影響和災害風險六個方面綜合評估了西藏高原從過去2000年到未來100年的環境變化。此間科學家在受訪時表示,可以破解對於西藏高原的“三大”認識誤區。

 

西藏高原生態惡化?

報告明確指出,西藏高原環境變化的突出特徵是“變暖”和“變濕”,重要特徵是“生態系統總體趨好”,表現在森林和灌叢將在未來向西北擴張,種植作物向高緯度和高海拔地區擴展,農牧民有望增收。

 

報告也指出,水循環過程正在加強,表現為冰川後退、湖泊擴張、積雪減少、徑流增加。凍土退化和沙漠化也在加劇,災害風險趨於增加。

 

“從近30年的遙感數據來看,凍土退化和沙漠化都只是在局部地區,整個西藏高原的整體植被覆蓋度顯著增加。”北京大學教授樸世龍説。

 

中科院青藏高原所研究員徐柏青表示,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西藏高原也將持續變暖變濕。儘管這會加速冰川消融,繼而可能出現冰湖潰決、泥石流等災害,但對西藏高原整體來説是好的現象,尤其是有利於生態系統。

 

徐柏青還指出,災害風險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特別是西藏高原東南緣高山峽谷的複雜地形。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人禾亦表示,災害風險並不是與變暖變濕直接掛鉤,而在於極端氣候變動。

 

人類活動干擾西藏高原?

報告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區分為正面影響和負面影響。事實上,西藏高原的能源消耗以清潔能源為主、産業結構以服務業為主,其污染物環境背景值明顯低於人類活動密集區。中國政府長期以來實施的各類環境和生態建設工程也有效遏制負面影響。

 

“至少已有百篇以上的國際論文已證實,西藏高原的污染物來自於高原以南和以西地區。”徐柏青對中新社記者説,使用同位素手段追蹤主要污染物黑碳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的來源,排除它們出自本地,也與中國東部地區無關——處於下風向的東部地區無法向高處輸送。

 

他説,西藏高原位於西風帶和印度季風下游,域外污染物擴散而來。黑碳將進一步加速冰川消融,而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則通過食物鏈最終富集到本地高等生物體內。

 

謝鵬雲強調,保護西藏高原環境已成為高度共識,從中國高層多次強調保護好“世界上最後一方凈土”,再到當地政府將環境保護與建設作為戰略工程擺到突出位置,以及中國科學家從上世紀30年代科學考察至今,使西藏高原至今仍是全球最潔凈的地區之一。

 

西藏高原資源已承受不住?

“關於地區承載力,目前國際上沒有通行標準。在西藏高原可適宜生存空間內,千年以來已從100萬人口增加至300萬人口,我們需要做的就是用科學方法確保當地可持續發展。”謝鵬雲説。

 

蘭州大學副校長陳發虎更為樂觀,判斷隨著西藏高原生態環境逐步改善,承載力必然增加,本地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陳發虎還表示不必“杞人憂冰”。目前小冰川的確不斷減少,但無法預估冰川會否全部消融。在為20億人提供水安全、有“亞洲水塔”之稱的西藏高原,從6000年的尺度來看當前是整個亞洲大氣水汽最少的時期,未來隨著變暖變濕,也會對冰川消融進行補充。

 

徐柏青表示,科學界與政府共同探討如何應對災害,已在樟木口岸等重點區域進行防治,證實其工程的有效性。中國科學家主導的“第三極環境”國際計劃等國際項目,未來將啟動西藏高原專題評估。(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