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古琴傳承人吳釗:保持民族藝術獨特風貌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1-25 17:26:35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中新網重慶11月25日電 (黃辰辰 唐李嬡莎)“如今聯合國也倡導保持民族獨特風貌,因此對於中國古琴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我們更多應從文化的角度上考慮,而不是著眼于經濟。”24日晚,著名非遺古琴傳承人、音樂史家吳釗赴約至山城曲藝場的“浦月影鴻”古琴分享會,演奏了古琴曲《陽關三疊》,並於25日在重慶講學。
吳釗于1953年始師從於泛川派古琴大師查阜西,于2001年任中國琴會會長兼全國業餘古琴藝術水準考級委員會主任。2007年,他憑藉多年在古琴研究上的著述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古琴藝術代表性傳承人。此次赴渝,吳釗是受邀于由文化部非遺司主辦的“把遺産交給未來——2015崑曲古琴‘進·駐’校園社區”的主題活動,與重慶南山琴社的琴友們以樂抒懷。
分享會中,已步入耄耋之年的吳釗依然精神矍鑠,第一位出場獻藝。他笑言:“重慶的朋友邀請我,我就來了,同時也想讓更多的年輕一代了解古琴文化。”他對重慶古琴藝術的發展狀況讚賞有加:“重慶古琴活動多,也有品位,對古琴文化是有貢獻的。”
吳釗稱,現在重慶愛好古琴的人越來越多了,有很多是年輕人,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是極大的好事。自古以來喜歡古琴的人絕大部分都是社會上的精英人士,屬於高雅藝術。
説到“把遺産交給未來”的話題時,吳釗稱很願意收學生,只要態度端正即可,“我已年過八十,更加包容了。只要是贊同我藝術風格的人,都願意教授”。“年輕一代對中國傳統藝術比較陌生”,他表示希望能先培養年輕人對古琴文化的興趣,“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倡導保留民族獨特的風貌,古琴文化就是其中之一,我建議年輕人能夠先了解它,才能更深入地喜歡它,有了基本的在文化認同上的繼承,才能談發揚”。
就古琴藝術的整體發展,吳釗強調:“總體情況還是樂觀的,但每個人的做法不一樣,也確實有亂彈琴的現象,我們因立足於古琴文化本身去專研。”
新聞推薦
- 入境遊訂單同比增173% 今年“五一”跨境遊雙向升溫2025-04-25
- 兩岸學者在京共話兩岸關係:統一大勢不可阻擋!2025-04-25
- 中國企業逆勢突圍底氣從何而來?外貿一線見聞中找到答案2025-04-25
- 離岸貿易印花稅政策順利擴圍 上海一年累計減免印花稅1.82億元2025-04-25
- 美臺勾連欲“練兵拒統”?國防部正告:“台獨”必將眾叛親離、土崩瓦解!2025-04-25
- 臺青赴大陸創業熱度“不降反升”2025-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