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本世紀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編輯: 關春英 | 時間: 2015-12-14 10:30:45 | 來源: 京華時報 |
12月12日,在法國巴黎北部市郊的布爾歇會議中心,法國外交部長、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主席法比尤斯(左五)在巴黎氣候變化大會上慶祝巴黎氣候協議的達成。新華社發
12月12日,在延期超過24小時的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最後一次全會上,大會主席、法國外長法比尤斯舉起帶有大會標誌的綠色小錘,宣告里程碑式的《巴黎協定》誕生,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邁出重要一步。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了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協定將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作出安排。
法國外長流淚感慨
巴黎時間12月12日晚7點26分,巴黎北郊布爾歇會議中心的“塞納”會議廳座無虛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近200個締約方代表團全體起立鼓掌,祝賀這一歷史性協定的誕生。
此外,各國代表還通過相關決議,就《巴黎協定》的落實和一些細節作出安排,宣告巴黎氣候大會成功閉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法國總統奧朗德與法比尤斯攜手起立,向與會代表致意。
“近150個國家和政府領導人參加開幕式,180多個國家提交國家自主貢獻文件,13天的談判成果讓我們每個代表團都能昂著頭回去,因為我們承擔起了這一巨大的歷史責任,”法國外長法比尤斯流著眼淚説。
潘基文表示:“應對全人類面臨的最為複雜的氣候變化問題,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全球合作新時代。全球所有國家為了共同的目標採取共同應對措施,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這曾經無法想像,現在勢不可擋。”
奧朗德向各國代表祝賀:“為了達成這個協定,已經等了40年,現在你們(與會談判代表們)做到了,有了一個雄心勃勃、有約束力、全球的協定,你們的子孫都會為你們自豪。”
溫室氣體零排放目標
《巴黎協定》共29條,包括目標、減緩、適應、損失損害、資金、技術、能力建設、透明度、全球盤點等內容。預計這份協定將於2016年4月由各國領導人正式簽署。
《巴黎協定》指出,各方將加強對氣候變化威脅的全球應對,把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併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標,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根據協定,各方將以“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發達國家將繼續帶頭減排,並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
從2023年開始,每5年將對全球行動總體進展進行一次盤點,以幫助各國提高力度、加強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長期目標。
中國堅持讓協議有依據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在大會發言中表示,《巴黎協定》是一個公平合理、全面平衡、富有雄心、持久有效、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定,傳遞出了全球將實現綠色低碳、氣候適應型和可持續發展的強有力積極信號。
中國代表團成員、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透露,沒有中國的堅持,最終的《巴黎協定》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體現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協定中敦促發達國家締約方提高其資金支持水準、“制定切實的路線圖”的內容就是中方提出並堅持的,最終正式寫入協定。
“沒有‘制定切實的路線圖’這個表述,發達國家關於2020年前每年為發展中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化支持資金的承諾就成了畫餅,”鄒驥説,“有了路線圖這個説法,明年開氣候變化大會,我們就可以以此為依據來討論了。”
中國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何建坤介紹,巴黎氣候變化大會前,中國與美國、法國、印度、巴西等主要經濟體分別發表了應對氣候變化的多個聯合聲明,氣候談判中的法律約束力、資金、力度等焦點分歧在這些聯合聲明中都有描述,這為巴黎氣候變化大會的成功提前凝聚了共識。
分析
《巴黎協定》與以往的不同之處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12日晚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建章立制”。多位專家認為,這份協定標誌著全球氣候治理模式的改變,在人類應對氣候變化進程中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對中國低碳轉型、可持續發展也將發揮推動作用。而相比較以往的氣候變化法律文件,此次《巴黎協定》有了更多不同。
變化一
“自下而上”的行動機制
在新協定下,各方將以“國家自主貢獻”的方式參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巴黎協定》以各國“自下而上”的方式作為行動機制。作為《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第二份有法律約束力的文件,它與第一份法律文件《京都議定書》有所不同。《京都議定書》對發達國家採取了“自上而下”的強制減排安排,導致部分發達國家不願接受而退出,削弱了效力。
“《巴黎協定》這麼做的好處是能得到廣泛參與,”關注全球問題科學家聯盟戰略與政策部門主管奧爾登·邁耶説。目前已有180多個國家向聯合國提交了自主貢獻文件,涉及全球95%以上的碳排放。
中國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副主任鄒驥認為,《巴黎協定》確定的行動機制是一次新探索。“以往自上而下的做法,經過實踐檢驗,執行得不是太好”。他説,美國未批准《議定書》、加拿大退出《議定書》、日本拒絕加入《議定書》第二承諾期……這些現實要求對全球氣候治理模式重新嘗試。
變化二
可改變投資者消費者行為
不過,“自下而上”並不意味著放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分。《巴黎協定》依舊體現了“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發達國家依然要帶頭開展全經濟範圍絕對量減排,同時加強對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支持,幫助後者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在自主行動的透明度等問題上,區分也有所體現。
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指出,《巴黎協定》將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公平原則和各自能力原則,進一步加強《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全面、有效和持續實施。
鄒驥説,對中國而言,加入《巴黎協定》承擔相關履約責任,會帶來降低污染、減少極端天氣、推動産業發展、創造就業等諸多好處。其中他最看好的是,《巴黎協定》釋放出的政策信號,可以改變投資者、消費者的行為,推動中國加快向綠色低碳發展轉型。
他認為,中國要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必須創新發展路徑,能源結構、産業結構、人口素質、收入來源都需要轉變,轉變後才能保持長久持續增長。
展望
《巴黎協定》或讓新能源更有“錢”景
巴黎氣候變化大會通過的全球氣候變化新協定為控制全球氣溫和溫室氣體排放設定一系列目標。不少環保組織、科研人員和政商界人士認為,這些“雄心勃勃”的目標將推動世界轉向更為清潔的新能源。
化石燃料面臨終結
《巴黎協定》確定全球平均氣溫較工業化前水準升高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之內的目標,並提出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新協定還指出,全球將儘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標,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不少環保組織和政界、商界人士預計,巴黎協定設立的這些目標將促使全球轉向更為清潔的能源,可能預示著“化石燃料時代的終結”。
環保組織350.org主管梅·伯文則説:“這意味著化石燃料時代或將終結。如果不把煤、石油和氣體燃料留在地下(不再開採使用),這一協定中確定的目標無法實現。”
實際上,這一轉變已經露出苗頭:發達國家市場的煤炭價格由於污染防控措施嚴格等壓力,已經暴跌;英國僅存的一些深井煤礦由於太陽能設備日益普及,面臨關閉;而美國、德國、中國等不少國家近年可再生能源設備急劇增長。
投資流向新能源
聯合利華公司首席執行官保羅·波爾曼認為,巴黎協定的影響範圍“遠超各國政府的行動”,將體現在多個行業和層面。“當世界認識到正著手全球經濟無碳化這一前所未有的計劃時,這種影響在銀行、股票交易所、企業董事會和研究中心也將被感受到。”
要實現巴黎協定設定的控溫和減排目標,除了需要各國政府落實巴黎協定相關承諾,也有賴於企業、消費者、投資者等各方面共同應對。而在德國波茨坦氣候影響研究所主管漢斯·約阿希姆·舍爾恩胡伯看來,投資者對達成目標尤為關鍵。
路透社13日援引多方估算報道,實現全球向低碳經濟轉變所需資金數以萬億美元計,包括用於可再生能源的投資、對新能源的補貼等。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家傑弗裏·薩克斯鼓勵資本市場為此大膽行動起來。他説:“資本市場將成為這一轉變的主要推動力。”
本版綜合新華社電
新聞推薦
- 兩岸攜手工程創新 推進綠色低碳發展2024-11-25
- 第四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年企業家籃球邀請賽落幕2024-11-25
- 馬龍確定訪台,台灣球迷直呼“請假去看龍哥”!2024-11-25
- 朱立倫強調“中華民族是根、中華文化是本” 馬英九12字批賴清德“新兩國論”2024-11-25
- 青春相約·逐夢燕趙——2024首屆冀臺冰雪嘉年華暨冰雪産業推介會在張家口市舉辦2024-11-25
- 臺胞“首來族”的專屬福利——福建土樓(永定)景區免票之旅盛大開啟!2024-11-25